03-04中國手機業(yè)產業(yè)鏈研究(doc)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03-04中國手機業(yè)產業(yè)鏈研究(doc)
03-04中國手機業(yè)產業(yè)鏈研究 2003年中國內地共生產手機1.86億部,全球占有率達到36%,是世界上手機產量最高的地 區(qū)。2003年中國手機出口量達到9523萬部,占全部產量的51%。 根據中國信息產業(yè)部的預測。2004年中國手機產量為1.7億部,比去年減少1600萬部 ,但是出口預測將上升到1.05億部,比去年上升1000萬部。為了保證今年手機產業(yè)的健 康發(fā)展,信息產業(yè)部今年宏觀調控的核心是:鼓勵手機產業(yè)在出口、研發(fā)以及配套設施 建設等三個方面各有突破。 手機廠家的生產方式有四種層次。第一層次生產方式就是貼牌或組裝(SKD或CKD);第二 層次的生產方式是設計方案級;第三層次的生產方式是模塊級和硬件平臺級;第四層次 的生產方式是芯片級生產,全球有這種能力的手機廠商僅有10家左右。國內品牌企業(yè)大 多數還處于第一層次或第二層次。 2003年中國內地共生產手機1.86億部,全球占有率達到36%,是世界上手機產量最高 的地區(qū)。2003年中國手機出口量達到9523萬部,占全部產量的51%。根據中國信息產業(yè)部 的預測。2004年中國手機產量為1.7億部,比去年減少1600萬部,但是出口預測將上升到 1.05億部,比去年上升1000萬部。為了保證今年手機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信息產業(yè)部今年 宏觀調控的核心是:鼓勵手機產業(yè)在出口、研發(fā)以及配套設施建設等三個方面各有突破 。 2002年-2003年國內手機業(yè)數據比較 2003年平均每部進口手機比出口手機貴大約50美元,顯然進口的手機要更高檔,出 口的都是低檔手機。 美國市場和德國市場仍然是中國手機的主要出口地,分別占全部出口市場的33%和1 4%。同時有1700萬手機通過香港口岸出口。 韓國是中國手機進口的主要國家,2003年共進口了大約20.3億美元的整機,進口量 大約為1400萬。臺灣地區(qū)的進口額大約為4.9億美元,進口量大約為400萬部。日本地區(qū) 進口額大約為2億美元,進口量大約為350萬部,其中大約300萬部為小靈通。 中國巨大的手機消費市場和巨大的生產能力下面,聚集了上千家手機相關企業(yè),形 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yè)群。為了深入了解中國手機產業(yè)鏈,方便相關企業(yè)選擇產業(yè)合作伙 伴;為了讓國內企業(yè)更加了解產業(yè)競爭環(huán)境,尋找出口、研發(fā)以及配套設施建設的突破 口;水清木華研究中心和北京郵電大學的七名研究人員,經過三個月深入挖掘中國手機 產業(yè)鏈數百家重要企業(yè)的有關數據和資料,翻譯整理國外相關報告和文章;經過匯總分 析研究,以及與業(yè)內專家的探討交流,最終形成了《中國手機產業(yè)鏈研究報告(手機制造 部分)》。 《中國手機產業(yè)鏈研究報告(手機制造部分)》共300多頁,包含約20萬字和200多幅圖 表。該報告系統(tǒng)全面地研究中國手機產業(yè)鏈,揭示中國手機設計公司、手機芯片和處理 器、手機PCB板、手機用被動元件、手機用顯示屏、手機外殼與按鍵、手機用連接器等相 關產業(yè)的現狀與未來趨勢,對各主要廠家的實力背景、技術優(yōu)勢、財務狀況、產品結構 、生產能力、客戶狀況、聯系方式、未來發(fā)展方向、在中國內地的投資設廠(設研發(fā)中心 )情況,都盡力做全面的闡述。對于中國手機市場主要廠家的市場定位、經營模式與供應 鏈、部分產品的設計來源、貼牌來源、生產資源、合作伙伴、主要代理商等方面,也做 了詳細的介紹。 二、綜述:中國手機產業(yè)發(fā)展歷程 摘自《2003-2004年中國手機行業(yè)產業(yè)鏈研究報告》 1990年,郵電部杭州通信設備廠與摩托羅拉簽定一項代工合同,依照合同,杭州通 信設備廠將以SKD(主要零組件方式)為摩托羅拉代工手機。1993年1月19日,合同期滿, 摩托羅拉與杭州通信設備廠續(xù)簽代工合同,不過這次是以CKD(零部件)方式為摩托羅拉代 工手機。這應該算是中國手機產業(yè)的萌芽。從1993年到1999年6月,手機大廠陸續(xù)進入中 國,總共建立了12家合資工廠。中國本土也出現了五家手機企業(yè),分別是東方通信、廈 華電子、科建電子與TCL移動、奉化波導。 1999年國產手機市場占有率為3%,2000年是7.5%,2001年是15%,2002年是30%。國 產手機高速成長的幕后英雄分別是法國手機模塊廠家和韓國貼牌手機廠家,這也是中國 手機產業(yè)2002年以前的兩大主流,一種是采用手機模塊加上外圍元件,自行或委托韓國 設計外觀和MMI人機界面,另一種就是直接貼牌。 一、Wavecom模塊中國發(fā)光 Wavecom成立于1993年,是世界上第一家將GSM技術商業(yè)化的企業(yè),第一家推出手機 模塊的企業(yè)。所謂模塊就是將手機主要的三大塊:基頻、中頻、射頻整合到一塊,然后 用鋁合金外殼封裝。只要加上少量外圍元件,再加上LCD顯示屏、外殼和MMI人機界面就 基本完成了手機設計。Wavecom隨模塊提供底層物理層軟件和2、3層通訊協議軟件。雖然 不是源代碼,不過對中國廠家來說能得到通訊協議軟件就不錯了,以前這些都是封閉式 的軟件,授權費用高昂。 Wavecom在亞洲特別是中國找到了市場,這讓Wavecom也感到意外。1999年12月20日 ,中科健與Wavecom簽署合作協議,不過科健最終沒能讓Wavecom發(fā)光。科健另外找到了 三星這個更好的合作伙伴。不過這個時候Wavecom得到了TCL的認同。兩者都從合作中得 到了豐厚的回報。2001年TCL為Wavecom貢獻了大約1億歐元的銷售額,占到Wavecom總銷 售額的32.9%。TCL的手機銷量從2000年的30萬部增加到150萬部,銷售額達到30億人民幣 以上。而Wavecom的銷售額也從2000年的6560萬美元增加到3.227億美元,差不多增加了 4倍。而這個時候全球的手機產業(yè)都出現衰退,全球手機銷量第一次下滑,下滑幅度達到 了6.5%,不少廠家出現虧損。Wavecom卻高速增長,在當時的股市上春風得意。而2002年 TCL為Wavecom貢獻了67%的銷售額,達到3.7億歐元折合美元大約4.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 大約36億元。 2002年TCL共生產手機639萬部。Wavecom的模組出貨大約880萬,TCL占約60%的份額——53 0萬部。也就是說TCL有83%的手機采用了Wavecom的模塊。這一次Wavecom沒有太多增長, 銷售額從2001年的3.227億美元增長到5.5億美元,增長了70%。南方高科在2001年底與W avecom展開合作,合作的效益立竿見影,2002年1- 10月份手機銷量比2001年全年整整增長了7倍。 Wavecom還有一個重要的合作伙伴。韓國的SEWON,2001年SEWON曾經一次購買Wavec om 55萬個模塊。而SEWON主要的出口地就是中國,SEWON為波導大量貼牌,波導是Wavecom的 間接客戶。 二、波導貼牌成就第一 波導是第一個達到國產手機乃至中國手機銷量第一名的,成功的秘訣就是貼牌。 1998年法國Sagem來到中國手機市場淘金,這個當時世界第六大手機廠在中國基本顆 粒無收,失意的Sagem碰上了波導。Sagem的失敗在于對中國市場的不了解,銷售方式不 對,而波導最擅長的就是銷售,而當時的波導最后一個拿到手機生產許可證,沒有時間 去建立自己的設計隊伍,貼牌是最明智的選擇,畢竟市場不等人。1999年2月,奉化波導 有限公司與法國SAGEM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進行移動電話技術開發(fā)和生產合作。1999年7 月8日,奉化波導有限公司貸款建成第一條移動電話生產線并開工生產,當然是條SKD生 產線。就是依靠Sagem的貼牌,2000年波導成為國產手機第一名。而在這期間,波導找到 了更好的合作伙伴--韓國的SEWON。 SEWON的外觀設計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2000年10月波導第一次聯系SEWON,SEWO N成為第一個為中國手機廠家貼牌的韓國廠家,從2000年10月到2002年8月,SEWON從波導 那里得到了5億美元,大約6000億韓元的收入??偣矠椴▽a了大約300萬部手機,其 中2000年10月和2002年6月兩次大定單就有169萬部。2002年初,波導下單30萬CDMA手機 給Pantech,金額為0.5億美元。2002年10月,波導再次下單50萬CDMA手機給Pantech,金 額大約1.042億美元。同時下單40萬部給韓國TELSON,金額達1.12億美元。2003年2月, 波導一次下單74萬部GSM手機給PANTECH,金額大約1億美元。波導依靠貼牌,連續(xù)4年銷 量國內品牌第一,2003年更是全國銷量第一。 SEWON也沒少賺錢,2001年銷售收入6691億韓元比2000年4040億韓元的銷售收入增長 了65%。2002年SEWON中國地區(qū)手機銷量為176萬部。 賺錢最多的不是SEWON,而是BELLWAVE,這家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的公司還是世界 上人均創(chuàng)造利潤最高的公司,2002年人均創(chuàng)造利潤達9.34萬美元,而2003年人均創(chuàng)造利 潤超過20萬美元,即便是人均銷售額這個數也不能算低,更何況是利潤,世界上再沒有 比它更賺錢的公司了,不過這一切都是拜中國手機廠家所恩賜。 第一個給BELLWAVE恩賜的是夏新,2001年8月,夏新購買了BELLWAVE的一款名為熊貓 P7的設計,并委托BELLWAVE在韓國為其OEM生產。這款熊貓P7就是后來讓夏新一舉成名的 A8。A8賣瘋了,據說銷量有250萬部甚至更高,而且單價也高。依靠A8,夏新大賺,成為 中國手機毛利率最高的廠家,銷量也增長了數倍,夏新扭虧為盈。 不過BELLWAVE賺的更多,2001年BELLWAVE的銷售額只有2225.6萬美元,2002年則成 長了近10倍達到了21898.5萬美元。而利潤絲毫沒有下降,從2001年的183.4萬增加到23 93萬美元,增長了13倍。它可能是世界上利潤增長速度最快的公司了。之后發(fā)生了手機 泄密事件,夏新斷絕了和BELLWAVE的交往。不過BELLWAVE早就找到了新東家,那就是熊 貓和波導。2003年BELLWAVE銷售額絲毫沒有放慢增長速度,上半年就出口2.1億美元,已 經與2002年差不多,而這2.1億美元當中,有1.96億美元來自中國熊貓和波導。連SARS也 擋不住BELLWAVE的腳步,下半年BELLWAVE同樣不錯,全年預計銷售額達4.3億美元,利潤 預計7389萬美元,人均創(chuàng)造利潤超過20萬美元。 三、市場變化快 Wavecom失意 昨天成功的經驗可能是今天失敗的原因,這句話用到Wavecom身上最合適不過。Wav ecom的確很成功,這讓同行們對Wavecom產生了興趣,GSM手機模塊并非技術門檻很高, 只是Wavecom在合適的時間選對了合適的項目。比Wavecom技術高很多的一流半導體廠家 很快就拿出了和模塊對抗的產品,那就是手機硬件平臺整體解決方案。 手機硬件平臺整體解決方案是指廠家提供基頻中的DSP、MCU、ADC、DAC等關鍵芯片 組和設計方案。軟件方面通常只提供底層的物理層軟件。與模塊最大的差別是它通常以 芯片組的形式出現,而不是鋁合金封裝的小盒子。硬件平臺整體解決方案為手機設計提 供了更大的設計空間,尤其是在外觀和內部結構上,它可以允許折疊、滑蓋、旋轉、雙 屏等多種方式,模塊想做到這點比較困難。在軟件上,它的發(fā)揮空間更大。在功能上它 允許任意添加新的功能,模塊則無法想象。當然它也有個缺點,那就是對設計者的技術 水平要求比較高。而模塊則相對要求很低。 面對手機這個大市場,任何廠家都不會輕視,世界一流的半導體廠家無一例外地推 出了手機硬件平臺整體解決方案,有德州儀器的OMAP、摩托羅拉的I250、愛立信移動平 臺的GX00系列,Agere的Sceptre系列、飛利浦的Nexperia、Infineon的黃金系列、英特 爾的Manitoba、意法半導體的Nomadik、ADI的SoftFone、Skyworks一個個都在中國尋找 市場。 解決手機硬件平臺整體解決方案缺點的是手機設計公司,手機設計公司有能力將手 機硬件平臺整體解決方案變成現實的完整的手機設計方案。而這些工作是手機廠家不能 或不愿意做的。中國的手機產業(yè)鏈增加了一級,那就是手機設計公司,而產業(yè)鏈上模塊 提供者這一環(huán)正在消退。 Wavecom立刻就倒了霉。根據Wavecom公布的數字,2002年3季度,Wavecom的模塊出 貨量高達290萬塊,而2003年1季度就下降到170萬塊,更慘的是2季度下降到了140萬塊, 3季度只有110萬塊,4季度是傳統(tǒng)的旺季,出貨量稍微提高到120萬塊。年報顯示2002年 Wavecom銷售額達到5.6億歐元,大賺了4200萬歐元。而Wavecom在2月份公布2003年銷售 額只有2.8億歐元,虧損高達2600萬歐元。銷售額下降了一半,而利潤下降了6800萬歐元 。 四、市場讓產業(yè)鏈變化 2003年手機市場最大的特色就是變化太快。正是市場的變化促使產業(yè)發(fā)生變化,而 產業(yè)變化又加速了市場的變化。手機的變化體現在外觀、功能、配置上。 2003年手機的外觀和配置發(fā)生了巨變,年初還是單色顯示屏的主流,4月份就出現4 096色顯示屏的身影,之后彩屏手機的市場占有率直線上升,10月份4096色的顯示屏就被 65536色顯示屏打的抬不起頭。而年尾,TFT-LCD又來了,4096色的STN- LCD立刻就招架不住。2004年2月1日前,考察中國手機市場上新推出的59部手機中,單色 只占3%,4096色STN-LCD占19%,而TFT- LCD已經達到54%??疾熘袊謾C貼牌基地的韓國,其2004年新推出的50部手機中100%是 彩色屏幕,TFT-LCD占74%,4096色STN-LCD占有率為0,變化之快,令人驚嘆。 2003手機的功能變化更快。首先是和...
03-04中國手機業(yè)產業(yè)鏈研究(doc)
03-04中國手機業(yè)產業(yè)鏈研究 2003年中國內地共生產手機1.86億部,全球占有率達到36%,是世界上手機產量最高的地 區(qū)。2003年中國手機出口量達到9523萬部,占全部產量的51%。 根據中國信息產業(yè)部的預測。2004年中國手機產量為1.7億部,比去年減少1600萬部 ,但是出口預測將上升到1.05億部,比去年上升1000萬部。為了保證今年手機產業(yè)的健 康發(fā)展,信息產業(yè)部今年宏觀調控的核心是:鼓勵手機產業(yè)在出口、研發(fā)以及配套設施 建設等三個方面各有突破。 手機廠家的生產方式有四種層次。第一層次生產方式就是貼牌或組裝(SKD或CKD);第二 層次的生產方式是設計方案級;第三層次的生產方式是模塊級和硬件平臺級;第四層次 的生產方式是芯片級生產,全球有這種能力的手機廠商僅有10家左右。國內品牌企業(yè)大 多數還處于第一層次或第二層次。 2003年中國內地共生產手機1.86億部,全球占有率達到36%,是世界上手機產量最高 的地區(qū)。2003年中國手機出口量達到9523萬部,占全部產量的51%。根據中國信息產業(yè)部 的預測。2004年中國手機產量為1.7億部,比去年減少1600萬部,但是出口預測將上升到 1.05億部,比去年上升1000萬部。為了保證今年手機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信息產業(yè)部今年 宏觀調控的核心是:鼓勵手機產業(yè)在出口、研發(fā)以及配套設施建設等三個方面各有突破 。 2002年-2003年國內手機業(yè)數據比較 2003年平均每部進口手機比出口手機貴大約50美元,顯然進口的手機要更高檔,出 口的都是低檔手機。 美國市場和德國市場仍然是中國手機的主要出口地,分別占全部出口市場的33%和1 4%。同時有1700萬手機通過香港口岸出口。 韓國是中國手機進口的主要國家,2003年共進口了大約20.3億美元的整機,進口量 大約為1400萬。臺灣地區(qū)的進口額大約為4.9億美元,進口量大約為400萬部。日本地區(qū) 進口額大約為2億美元,進口量大約為350萬部,其中大約300萬部為小靈通。 中國巨大的手機消費市場和巨大的生產能力下面,聚集了上千家手機相關企業(yè),形 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yè)群。為了深入了解中國手機產業(yè)鏈,方便相關企業(yè)選擇產業(yè)合作伙 伴;為了讓國內企業(yè)更加了解產業(yè)競爭環(huán)境,尋找出口、研發(fā)以及配套設施建設的突破 口;水清木華研究中心和北京郵電大學的七名研究人員,經過三個月深入挖掘中國手機 產業(yè)鏈數百家重要企業(yè)的有關數據和資料,翻譯整理國外相關報告和文章;經過匯總分 析研究,以及與業(yè)內專家的探討交流,最終形成了《中國手機產業(yè)鏈研究報告(手機制造 部分)》。 《中國手機產業(yè)鏈研究報告(手機制造部分)》共300多頁,包含約20萬字和200多幅圖 表。該報告系統(tǒng)全面地研究中國手機產業(yè)鏈,揭示中國手機設計公司、手機芯片和處理 器、手機PCB板、手機用被動元件、手機用顯示屏、手機外殼與按鍵、手機用連接器等相 關產業(yè)的現狀與未來趨勢,對各主要廠家的實力背景、技術優(yōu)勢、財務狀況、產品結構 、生產能力、客戶狀況、聯系方式、未來發(fā)展方向、在中國內地的投資設廠(設研發(fā)中心 )情況,都盡力做全面的闡述。對于中國手機市場主要廠家的市場定位、經營模式與供應 鏈、部分產品的設計來源、貼牌來源、生產資源、合作伙伴、主要代理商等方面,也做 了詳細的介紹。 二、綜述:中國手機產業(yè)發(fā)展歷程 摘自《2003-2004年中國手機行業(yè)產業(yè)鏈研究報告》 1990年,郵電部杭州通信設備廠與摩托羅拉簽定一項代工合同,依照合同,杭州通 信設備廠將以SKD(主要零組件方式)為摩托羅拉代工手機。1993年1月19日,合同期滿, 摩托羅拉與杭州通信設備廠續(xù)簽代工合同,不過這次是以CKD(零部件)方式為摩托羅拉代 工手機。這應該算是中國手機產業(yè)的萌芽。從1993年到1999年6月,手機大廠陸續(xù)進入中 國,總共建立了12家合資工廠。中國本土也出現了五家手機企業(yè),分別是東方通信、廈 華電子、科建電子與TCL移動、奉化波導。 1999年國產手機市場占有率為3%,2000年是7.5%,2001年是15%,2002年是30%。國 產手機高速成長的幕后英雄分別是法國手機模塊廠家和韓國貼牌手機廠家,這也是中國 手機產業(yè)2002年以前的兩大主流,一種是采用手機模塊加上外圍元件,自行或委托韓國 設計外觀和MMI人機界面,另一種就是直接貼牌。 一、Wavecom模塊中國發(fā)光 Wavecom成立于1993年,是世界上第一家將GSM技術商業(yè)化的企業(yè),第一家推出手機 模塊的企業(yè)。所謂模塊就是將手機主要的三大塊:基頻、中頻、射頻整合到一塊,然后 用鋁合金外殼封裝。只要加上少量外圍元件,再加上LCD顯示屏、外殼和MMI人機界面就 基本完成了手機設計。Wavecom隨模塊提供底層物理層軟件和2、3層通訊協議軟件。雖然 不是源代碼,不過對中國廠家來說能得到通訊協議軟件就不錯了,以前這些都是封閉式 的軟件,授權費用高昂。 Wavecom在亞洲特別是中國找到了市場,這讓Wavecom也感到意外。1999年12月20日 ,中科健與Wavecom簽署合作協議,不過科健最終沒能讓Wavecom發(fā)光。科健另外找到了 三星這個更好的合作伙伴。不過這個時候Wavecom得到了TCL的認同。兩者都從合作中得 到了豐厚的回報。2001年TCL為Wavecom貢獻了大約1億歐元的銷售額,占到Wavecom總銷 售額的32.9%。TCL的手機銷量從2000年的30萬部增加到150萬部,銷售額達到30億人民幣 以上。而Wavecom的銷售額也從2000年的6560萬美元增加到3.227億美元,差不多增加了 4倍。而這個時候全球的手機產業(yè)都出現衰退,全球手機銷量第一次下滑,下滑幅度達到 了6.5%,不少廠家出現虧損。Wavecom卻高速增長,在當時的股市上春風得意。而2002年 TCL為Wavecom貢獻了67%的銷售額,達到3.7億歐元折合美元大約4.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 大約36億元。 2002年TCL共生產手機639萬部。Wavecom的模組出貨大約880萬,TCL占約60%的份額——53 0萬部。也就是說TCL有83%的手機采用了Wavecom的模塊。這一次Wavecom沒有太多增長, 銷售額從2001年的3.227億美元增長到5.5億美元,增長了70%。南方高科在2001年底與W avecom展開合作,合作的效益立竿見影,2002年1- 10月份手機銷量比2001年全年整整增長了7倍。 Wavecom還有一個重要的合作伙伴。韓國的SEWON,2001年SEWON曾經一次購買Wavec om 55萬個模塊。而SEWON主要的出口地就是中國,SEWON為波導大量貼牌,波導是Wavecom的 間接客戶。 二、波導貼牌成就第一 波導是第一個達到國產手機乃至中國手機銷量第一名的,成功的秘訣就是貼牌。 1998年法國Sagem來到中國手機市場淘金,這個當時世界第六大手機廠在中國基本顆 粒無收,失意的Sagem碰上了波導。Sagem的失敗在于對中國市場的不了解,銷售方式不 對,而波導最擅長的就是銷售,而當時的波導最后一個拿到手機生產許可證,沒有時間 去建立自己的設計隊伍,貼牌是最明智的選擇,畢竟市場不等人。1999年2月,奉化波導 有限公司與法國SAGEM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進行移動電話技術開發(fā)和生產合作。1999年7 月8日,奉化波導有限公司貸款建成第一條移動電話生產線并開工生產,當然是條SKD生 產線。就是依靠Sagem的貼牌,2000年波導成為國產手機第一名。而在這期間,波導找到 了更好的合作伙伴--韓國的SEWON。 SEWON的外觀設計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2000年10月波導第一次聯系SEWON,SEWO N成為第一個為中國手機廠家貼牌的韓國廠家,從2000年10月到2002年8月,SEWON從波導 那里得到了5億美元,大約6000億韓元的收入??偣矠椴▽a了大約300萬部手機,其 中2000年10月和2002年6月兩次大定單就有169萬部。2002年初,波導下單30萬CDMA手機 給Pantech,金額為0.5億美元。2002年10月,波導再次下單50萬CDMA手機給Pantech,金 額大約1.042億美元。同時下單40萬部給韓國TELSON,金額達1.12億美元。2003年2月, 波導一次下單74萬部GSM手機給PANTECH,金額大約1億美元。波導依靠貼牌,連續(xù)4年銷 量國內品牌第一,2003年更是全國銷量第一。 SEWON也沒少賺錢,2001年銷售收入6691億韓元比2000年4040億韓元的銷售收入增長 了65%。2002年SEWON中國地區(qū)手機銷量為176萬部。 賺錢最多的不是SEWON,而是BELLWAVE,這家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的公司還是世界 上人均創(chuàng)造利潤最高的公司,2002年人均創(chuàng)造利潤達9.34萬美元,而2003年人均創(chuàng)造利 潤超過20萬美元,即便是人均銷售額這個數也不能算低,更何況是利潤,世界上再沒有 比它更賺錢的公司了,不過這一切都是拜中國手機廠家所恩賜。 第一個給BELLWAVE恩賜的是夏新,2001年8月,夏新購買了BELLWAVE的一款名為熊貓 P7的設計,并委托BELLWAVE在韓國為其OEM生產。這款熊貓P7就是后來讓夏新一舉成名的 A8。A8賣瘋了,據說銷量有250萬部甚至更高,而且單價也高。依靠A8,夏新大賺,成為 中國手機毛利率最高的廠家,銷量也增長了數倍,夏新扭虧為盈。 不過BELLWAVE賺的更多,2001年BELLWAVE的銷售額只有2225.6萬美元,2002年則成 長了近10倍達到了21898.5萬美元。而利潤絲毫沒有下降,從2001年的183.4萬增加到23 93萬美元,增長了13倍。它可能是世界上利潤增長速度最快的公司了。之后發(fā)生了手機 泄密事件,夏新斷絕了和BELLWAVE的交往。不過BELLWAVE早就找到了新東家,那就是熊 貓和波導。2003年BELLWAVE銷售額絲毫沒有放慢增長速度,上半年就出口2.1億美元,已 經與2002年差不多,而這2.1億美元當中,有1.96億美元來自中國熊貓和波導。連SARS也 擋不住BELLWAVE的腳步,下半年BELLWAVE同樣不錯,全年預計銷售額達4.3億美元,利潤 預計7389萬美元,人均創(chuàng)造利潤超過20萬美元。 三、市場變化快 Wavecom失意 昨天成功的經驗可能是今天失敗的原因,這句話用到Wavecom身上最合適不過。Wav ecom的確很成功,這讓同行們對Wavecom產生了興趣,GSM手機模塊并非技術門檻很高, 只是Wavecom在合適的時間選對了合適的項目。比Wavecom技術高很多的一流半導體廠家 很快就拿出了和模塊對抗的產品,那就是手機硬件平臺整體解決方案。 手機硬件平臺整體解決方案是指廠家提供基頻中的DSP、MCU、ADC、DAC等關鍵芯片 組和設計方案。軟件方面通常只提供底層的物理層軟件。與模塊最大的差別是它通常以 芯片組的形式出現,而不是鋁合金封裝的小盒子。硬件平臺整體解決方案為手機設計提 供了更大的設計空間,尤其是在外觀和內部結構上,它可以允許折疊、滑蓋、旋轉、雙 屏等多種方式,模塊想做到這點比較困難。在軟件上,它的發(fā)揮空間更大。在功能上它 允許任意添加新的功能,模塊則無法想象。當然它也有個缺點,那就是對設計者的技術 水平要求比較高。而模塊則相對要求很低。 面對手機這個大市場,任何廠家都不會輕視,世界一流的半導體廠家無一例外地推 出了手機硬件平臺整體解決方案,有德州儀器的OMAP、摩托羅拉的I250、愛立信移動平 臺的GX00系列,Agere的Sceptre系列、飛利浦的Nexperia、Infineon的黃金系列、英特 爾的Manitoba、意法半導體的Nomadik、ADI的SoftFone、Skyworks一個個都在中國尋找 市場。 解決手機硬件平臺整體解決方案缺點的是手機設計公司,手機設計公司有能力將手 機硬件平臺整體解決方案變成現實的完整的手機設計方案。而這些工作是手機廠家不能 或不愿意做的。中國的手機產業(yè)鏈增加了一級,那就是手機設計公司,而產業(yè)鏈上模塊 提供者這一環(huán)正在消退。 Wavecom立刻就倒了霉。根據Wavecom公布的數字,2002年3季度,Wavecom的模塊出 貨量高達290萬塊,而2003年1季度就下降到170萬塊,更慘的是2季度下降到了140萬塊, 3季度只有110萬塊,4季度是傳統(tǒng)的旺季,出貨量稍微提高到120萬塊。年報顯示2002年 Wavecom銷售額達到5.6億歐元,大賺了4200萬歐元。而Wavecom在2月份公布2003年銷售 額只有2.8億歐元,虧損高達2600萬歐元。銷售額下降了一半,而利潤下降了6800萬歐元 。 四、市場讓產業(yè)鏈變化 2003年手機市場最大的特色就是變化太快。正是市場的變化促使產業(yè)發(fā)生變化,而 產業(yè)變化又加速了市場的變化。手機的變化體現在外觀、功能、配置上。 2003年手機的外觀和配置發(fā)生了巨變,年初還是單色顯示屏的主流,4月份就出現4 096色顯示屏的身影,之后彩屏手機的市場占有率直線上升,10月份4096色的顯示屏就被 65536色顯示屏打的抬不起頭。而年尾,TFT-LCD又來了,4096色的STN- LCD立刻就招架不住。2004年2月1日前,考察中國手機市場上新推出的59部手機中,單色 只占3%,4096色STN-LCD占19%,而TFT- LCD已經達到54%??疾熘袊謾C貼牌基地的韓國,其2004年新推出的50部手機中100%是 彩色屏幕,TFT-LCD占74%,4096色STN-LCD占有率為0,變化之快,令人驚嘆。 2003手機的功能變化更快。首先是和...
03-04中國手機業(yè)產業(yè)鏈研究(doc)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準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營策劃方案培訓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質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資料固定資產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勞資關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管理辦公總務管理財務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 1暗促-酒店玫瑰靜悄悄地開 415
- 2終端陳列十五大原則 417
- 3專業(yè)廣告運作模式 371
- 4****主營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設計 405
- 5中小企業(yè)物流發(fā)展的對策 420
- 6主顧開拓 531
- 7主動推進的客戶服務 370
- 8專業(yè)媒體策劃與購買 400
- 9中遠電視廣告CF 468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