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生存智慧(doc)

  文件類別: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1K

  下載次數:71

  所需積分:1點

  解壓密碼:qg68.cn

  下載地址:[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卓越生產運營總監(jiān)高級研修班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033-生存智慧(doc)
生存智慧 osho著 目 錄 出版絮語……………………………………………………………………………………………2 中譯本前言…………………………………………………………………………………………2 第一章 洞 見   一、左巴和禪之間的關系……………………………………………………………………3   二、貧窮并不是靈性的………………………………………………………………………4   三、整合頭腦、心和靈魂……………………………………………………………………8 第二章 靜 心   四、靜心和頭腦………………………………………………………………………………9   五、靜心和放松…………………………………………………………………………….12   六、在西方靜心…………………………………………………………………………….13   七、在工作中覺知………………………………………………………………………….14 第三章 完全去除社會的垃圾   八、成長到真正富有……………………………………………………………………….15   九、權力是沒有用的……………………………………………………………………….17   十、有自卑感這樣的東西嗎?…………………………………………………………….19   十一、嫉妒是什么?……………………………………………………………………….20   十二、憤怒是什么?……………………………………………………………………….21   十三、超越二分性………………………………………………………………………….23   十四、對恐懼要怎么辦?………………………………………………………………….24   十五、已經沒有野心……………………………………………………………………….25 第四章 工作與創(chuàng)造力   十六、放開來能夠將工作變成創(chuàng)造性的經驗…………………………………………….27   十七、工作狂和全然投入之間的差別…………………………………………………….29   十八、工作而且成為一個個人……………………………………………………………..30   十九、透過無為達到有為…………………………………………………………………..32   二十、創(chuàng)造力、生活形態(tài)和規(guī)范 ………………………………………………………..32 第五章 金 錢   二十一、錢是什么?……………………………………………………………………….33   二十二、錢就是力量……………………………………………………………………….36   二十三、不要拋棄金錢 要拋棄一直想錢的頭腦……………………………………….36   二十四、為什么金錢是如此地一個攜有雜質的主題?………………………………….37   二十五、金錢和富有……………………………………………………………………….40 第六章 新的生活方式   二十六、聰明才智是什么………………………………………………………………….41   二十七、真實和真誠的事業(yè)……………………………………………………………….42   二十八、保險對你的不安全感并沒有幫助……………………………………………….44   二十九、要怎么樣才能夠在世界里而又不屬于它?…………………………………….45   三十、靈性的追求和物質的進步能夠一起來嗎?……………………………………….45   三十一、成功與失敗的游戲……………………………………………………………….46   三十二、負起責任將能夠使你自由……………………………………………………….47 出版絮語   我們走近奧修,我們面對他的思想……   我們會懷疑,我們會震動,我們會輕松,我們會充溢愛心,我們會靜心下來……   1931年12月11日,奧修出生于印度,早年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印度沙加大學哲學 系,曾獲全印度辯論冠軍。以后在印度杰波普大學哲學系擔任長達九年的教授。他生前 周游印度各地和世界各國,從事學術講演。到目前為止,根據他的講演,整理出版了65 0 余種圖書,被譯成30余種文字,暢銷世界各地。他本人于1990年12月21日謝世。   奧修演講的主題可以概括為一個字:人。他始終關注于工業(yè)文明后的人類生存狀況 ,關注于人本身。他對落后的封建意識的審視,對資本主義物質肉欲的批判以及對人類 終極關懷的追問,是獨特的、全身心的。他的演講親切、平等、近人,充滿智慧、幽默 、靈性--我們從他的演講集中,精選了5種--"奧修智慧金言錄",奉獻給讀者。   作為一個偉人、一個思想家,奧修的思想有兩個鮮明的特征:一是,他在提問和解 答中詮釋他的思想;在奧修看來,現代人都是"問題中人",而提問和解答是現代人的重 要生存方式。奧修堅持要求人們自己去體驗真理,而不是從別人那里獲得知識和信念。 二是,他反對過分依賴于理性(頭腦),提倡關注經驗(心的體驗過程)。對經驗的"體 驗"來源于人的靜心,所以,奧修認為靜心是一件很美麗的事情,是現代人熱愛生活、勤 奮工作、相互信任、充滿愛心、精神富有的動因。無疑,奧修的這種"靜心"思想,既帶 有西方存在主義的烙印,又根植于東方神秘主義思想,尤其是中國的老莊思想。如果說 ,當代西方眾多思想家都在尋找現代文明中的心靈的"自然家園",那么奧修則是積極創(chuàng) 造這樣一個心靈的"自然家園"的東方思想家。這也是他的思想(著作),在西方各國、 在東南亞一帶,引起很大震動的緣由。有人稱他是繼泰戈爾以后,印度又一位偉大的思 想家。   在當下,物質文明高度發(fā)展,金錢肉欲也伴隨日趨膨脹。對精神文明的呼喚和重構 ,已經為世界各國政府和社會各個階層所關注。奧修的思想(著作)之所以在東西方引 起熱烈反響,恰好在這方面一定程度地顯示其獨特的、新鮮的、可供參照的社會批判功 能。   誠然,奧修對生命的熱愛,對"存在"的關注來自于他個人的經驗,因而他的思想的 缺陷和思想的矛盾也是無處不在的(如他思想中的虛無主義和唯心論傾向)。誠如奧修 自己生前所忠告的,他不希望將他的思想強加于任何人,更不希望將他的思想變?yōu)槲覀?的思想;他只希望:人們去分享他的思想,去感受他的經驗,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 己的生活經驗,自己的存在方式,自己的"頭腦"和"心"-- 這也是我們編者所希望、所要提醒讀者的。   只有用審視的、批判的方式走近奧修,用分享、感受的方式進入他的思想,我們才 能從他那獨特的、新鮮的、充滿矛盾的、與眾不同的思想中領悟存在的真諦。   在奧修的思想里并沒有真理,只有關于真理或走向真理的思考線索,只有關于現代 人"存在"的獨特體驗和新鮮經驗……   讓我們在理性的此岸,解讀奧修,分享他智慧的芬芳……   1995年12月 中譯本前言 風 人   讀這本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這本書談論的卻是很世俗的話題:工作與金錢。   人的一生離不開工作與金錢,而每一個人對待工作與金錢的態(tài)度又是千差萬別的。 有差別,才有豐富;因為豐富,才需要選擇;因為選擇,才需要理想。   本書是從奧修許多演講錄中精選出來的,分六個部分。透過這32篇短文,我們可以 感受到奧修對生活各個層面、每個角落的新鮮洞見和獨特體驗。尤其在物質肉欲日趨膨 脹的今天,工作與金錢對生命存在具有特別的誘惑。從某種意義上說,工作與金錢是人 生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工作能給予人內心的喜悅,金錢能給予人外在的滿足;工 作是一種過程,金錢是一種收獲。但是無論工作還是金錢都不是生命存在的全部,只有 當你理解工作與金錢對生命存在的觀照,你才會真正理解作為人--存在的真諦。   奧修在本書中傳遞了一個理念:不論你的工作好壞,金錢多少,你不應該犧牲生命 存在的喜悅去換取功利的滿足。工作可以滿足功名的渴望,金錢可以滿足物質的欲望-- 兩者往往會讓我們喪失對生命存在意義的追問,所以,工作與金錢的誘惑是既美麗又可 怕--至少我是這樣想的。 是為序。 第一章 洞 見 一、左巴和禪之間的關系   左巴和禪之間的關系如何?(注:希臘的左巴是一個主張享盡人間宴樂的人。)   整個人類的過去都試圖要將它們分開,這是一個很不幸的試驗,只有左巴是不完整 的,是表面化的,只有禪也是不完整的,它只有內在的世界,外在缺失了。   我的禪的宣言是:左巴和禪并不是互相敵對的,左巴可以融入禪,唯有如此,兩者 才都是完整的。   生活在外在的人是很膚淺地在生活,而不知道任何關于內在的事的人根本就不知道 關于存在和永恒的事。在另外一方面,知道關于內在的事的人會開始去想說外在是幻象 的。   沒有什么東西是幻象的。   外在和內在都是同一個存在的一部分。   我想要左巴成為佛陀,佛陀也成為左巴。除非這個成為可能,否則將不會有很多佛 ,也不會有很多左巴。在左巴和禪的終極境界,有一種很棒的品質會來到你的生命:你 會喜愛并享受外在世界的每一朵花,同時你會喜愛并享愛內在的漬由、內在的愉悅和內 在的陶醉。沒有任何分裂的問題,但是人類以一種分裂的方式在生活,那一直都是一個 最大的災禍。   現在已經是左巴要開始靜心的時候,現在也是靜心者不要讓自己逃離世界的時候, 他們必須帶著他們所有的生命力和所有的狂喜……來分享。   這似乎很難去了解,因為整個世界的傳統(tǒng)都反對它,但是我看不出有任何困難。   在我本身里面,我已經把左巴和禪結合在一起,因此我看不出有任何困難。我生活 在世界里,但是我并不屬于世界。   我在小鳥、花朵和樹木里面感到很欣喜,我在我自己里面、在我的寧靜里面也感到 很欣喜,我看不出有任何差別,內在和外在會慢慢融成一個整體,除非你的內在和外在 變成一個整體,否則你將會保持不完整,不完整就是痛苦。   只有在完整當中才會有喜樂。   只有在完整當中,你才真正回到了家。   你來到這個存在的時候并沒有任何沖突,你來到這個存在的時候非常安逸、非常放 松。   過去的左巴一直很緊張、很擔心說他做得不對,禪宗的人也是帶著緊張說他必須避 開這個、避開那個,認為他必須進入一個偏遠的山區(qū)去變成一個隱士,然而對世界的恐 懼就表示你誤解了。   并不需要去害怕世界,世界是要被愛的。   我們就是世界。   并沒有要逃離任何東西這個問題,每一個片刻,任何東西都必須被享受,不要有任 何罪惡感,不要有任何抑制,但是所有的宗教都反對這一點。   我用這個宣言來公布一個全新的宗教意識的天空:一個完整的天空,結合內在和外 在,結合物質和心靈,結合左巴和佛陀。 二、貧窮并不是靈性的   為什么所有過去的諸佛都表達說他們反對金錢和性-- 這是世俗歡樂的泉源?你或許是第一個不反對所有這些東西的佛,你并不反對歡樂、快 樂和喜樂,因此你的情況引起很多誤解和反對。   是否過去諸佛都是為了要跟傳統(tǒng)妥協或是為了安全起見而這樣做?   有很多事情必須加以了解。   第一,所有過去的諸佛都出身皇族,他們享有豐富的金錢和性,他們生活在奢華的 環(huán)境里,但是他們仍然發(fā)現他們的內在有一種很深的空虛,他們由他們自己的經驗導出 應用在所有人的基本原則。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誕生在皇族里,他們沒有機會去經驗外在世界的金錢、性和其他 的歡樂。因為他們覺得很挫折-- 金錢并不能令人滿足,性也很膚淺,所有的歡樂都一直在重復而變成一種例行公事-- 它們是全然地無聊。他們拋棄了世界,因為他們拋棄了世界--進入山里或森林里-- 所以就會有錯誤的觀念產生,以為除非你拋棄了世界和世俗的歡樂,否則你無法醒悟、 無法成道。他們將他們個人的經驗變成一種普遍化的通則,這是一種人性的自然傾向, 這種傾向至今仍然存在。比方說,只有心理上生病的人會去找弗洛伊德,很明顯地,一 個心理上健康的人不需要去找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只會碰到病人,而他將那些由病人身 上所導出來的原則應用在整個人類,就好像每一個人都生病一樣。他只知道病人的夢, 他認為所有的夢都是壓抑所造成的。在他的經驗里,它的確是如此,但他的經驗并不是 普遍性的。   它也會發(fā)生在你身上,這是一種非?;镜娜诵灾囌`,比方說,你碰到一個佛教徒 ,他欺騙了你,或者是一個印度教教徒,他欺騙了你,你就會立刻下結論說沒有一個印 度教教徒值得相信,沒有一個佛教徒應該被信任。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變成了你的通則。   事實上,所有過去的諸佛都支持我的理論,當然,他們并沒有覺知到這一點。我所 要說的是:除非你深深地熟悉外在世界,除非你是一個很全然、很盡致的左巴,否則你 不可能成為一個佛……首先你必須生活在世界里,直到你能夠拋棄它為止。你怎么能夠拋 棄你所沒有的東西呢...
033-生存智慧(doc)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