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稅行為與反避稅技巧

  文件類別: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64K

  下載次數(shù):65

  所需積分:2點

  解壓密碼:qg68.cn

  下載地址:[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卓越生產(chǎn)運營總監(jiān)高級研修班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nèi)容

避稅行為與反避稅技巧
避稅行為 與反避稅技巧 最新稅制下避稅與反避稅基本理論 6 第一節(jié) 新稅制下避稅內(nèi)容綜述 6 第二節(jié) 避稅效應、客觀原因分析 13 第三節(jié) 避稅行為的法律特征與其合法性 15 第四節(jié) 反避稅的基本內(nèi)容及其現(xiàn)實意義 17 第五節(jié) 反避稅的基本檢驗標準 19 第六節(jié) 反避稅的法律措施與級別管理 20 第一節(jié) 我國反避稅的不足與操作程序 23 第二節(jié) 完善稅制、堵塞避稅政治漏洞 25 第三節(jié) 規(guī)范定價標準反避稅的三種主要手段 29 第四節(jié) 強化稅收征管是反避稅的重要途徑 32 第五節(jié) 通過全面了解稅收情況交流反避稅經(jīng)驗 35 第六節(jié) 培養(yǎng)征管人員素質提高反避稅技能 36 第一節(jié) 轉讓定價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37 第二節(jié) 材料計價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方式 44 第三節(jié) 折舊計算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48 第四節(jié) 費用分攤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55 第五節(jié) 技術改造時機選擇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60 第六節(jié) 籌資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64 第七節(jié) 租賃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69 第八節(jié) 新產(chǎn)品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73 第九節(jié) 綜合利用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76 第十節(jié) 橫向聯(lián)合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78 第十一節(jié) 信托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80 第十二節(jié) 技術引進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82 第十三節(jié) 補償貿(mào)易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84 第十四節(jié) 掛靠科研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85 第十五節(jié) 出口退稅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87 第十六節(jié) 調(diào)整組織結構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91 第十七節(jié) 稅負轉嫁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93 第十八節(jié) 再投資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97 第一節(jié) 三資企業(yè)避稅的特點和方式 100 第二節(jié) 我國對三資企業(yè)的避稅行為的反避稅措施 102 第三節(jié) 對實物投資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措施 104 第四節(jié) 對中外合謀串通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措施 106 第五節(jié) 以轉讓出資為名抽回資金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措施 108 第六節(jié) 轉讓利潤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措施 110 第七節(jié) 隱藏技術轉讓價款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措施 112 第八節(jié) 利用承包工程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措施 113 第九節(jié) 利用匯率變動差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措施 115 第十節(jié) “三來一補”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措施 118 第十一節(jié) 利用經(jīng)營期限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措施 119 第十二節(jié) 利用匯出利潤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措施 121 第十三節(jié) 利用控股權避稅法的反避稅查處措施 123 第一節(jié) 增值稅合理避稅要點 125 第二節(jié) 增值稅反避稅查處技巧 127 第三節(jié) 增值稅避稅案例與反避稅查處技巧分析 129 第四節(jié) 營業(yè)稅避稅要點與手段 135 第五節(jié) 營業(yè)稅反避稅查處技巧 136 第六節(jié) 交通運輸業(yè)避稅案例與反避稅查處技巧分析 137 第七節(jié) 建筑業(yè)避稅案例與反避稅查處技巧 139 第八節(jié) 金融保險業(yè)避稅案例與反避稅查處技巧 142 第九節(jié) 文化體育業(yè)避稅案例與反避稅查處技巧 145 第十節(jié) 娛樂服務業(yè)避稅案例與反避稅查處技巧 146 第十一節(jié) 郵電通信業(yè)避稅案例與反避稅查處技巧 149 第十二節(jié) 消費稅避稅的主要方面分析 149 第十三節(jié) 消費稅反避稅查處技巧 153 第十四節(jié) 消費稅避稅案例與反避稅查處要點分析 153 第十五節(jié) 企業(yè)所得稅避稅的主要方法 159 第十六節(jié) 企業(yè)所得稅反避稅防范措施與技巧 161 第十七節(jié) 企業(yè)所得稅避稅案例與反避稅查處要點分析 165 第十八節(jié) 土地增值稅避稅案例與反避稅查處要點分析 178 第十九節(jié) 印花稅避稅案例與反避稅查處要點分析 190 第二十節(jié) 城市維護建設稅避稅案例與反避稅查處要點分析 194 第二十一節(jié) 資源稅避稅案例與反避稅查處要點分析 197 第二十二節(jié) 房產(chǎn)稅避稅案例與反避稅查處要點分析 199 第一節(jié) 個體工商戶避稅重要方法 202 第二節(jié) 個人所得稅避稅主要方法 203 第三節(jié) 個人所得稅中不同收入形式的主要避稅方法 204 第四節(jié) 個人所得稅的反避稅查處技巧 210 第五節(jié) 個人避稅與反避稅案例技巧分析 217 第一節(jié) 當前國際避稅主要方法 227 第二節(jié) 典型國際避稅方法案例解析 232 第三節(jié) 國際反避稅經(jīng)驗舉要 235 第四節(jié) 國際反避稅核定價格的標準 244 最新稅制下避稅與反避稅基本理論 第一節(jié) 新稅制下避稅內(nèi)容綜述 依法納稅是每個企業(yè)和個人應盡的義務。納稅人必須依照稅法規(guī)定辦理稅務登記,設 置賬薄,根據(jù)合法、有效憑證記收、算賬,按稅法規(guī)定進行納稅申報,及時繳納稅款, 接受稅務機關的檢查,納稅人在承擔這些義務的同時,也享有相應的權利,諸如合法避 稅、節(jié)稅、轉嫁,合法減免稅權,稅務訴訟權和檢舉權等。在強調(diào)納稅人義務的同時, 也不應忽視納稅人權利。因為納稅人權利意識的增強,也有利于他們自覺履行納稅義務 。納稅人權利觀念的淡薄,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其履行納稅義務的自覺性,同時,也助 長了稅務機關執(zhí)法過程中各種違法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當然,納稅人首先必須遵紀守法,只有 在遵守稅法的前提下,其合法的權利和經(jīng)濟利益才能得以維護。 合法避稅作為企業(yè)的權利是以企業(yè)依法納稅、依法盡其義務為基礎的,其前提是企業(yè) 盡其法定之義務,因而應該受到法律和社會的認可、保護。從稅法建設本身來看,合法 避稅是納稅人對稅法中叫“不違法”內(nèi)容的合理運用。因為,稅法中“允許”、“不允許”和 “應該”、“不應該”的內(nèi)容實際上使企業(yè)同時得到了“非不應該”、“非不允許”的內(nèi)容。正 是這些法律上的“非不應該”、“非不允許”內(nèi)容構成企業(yè)合法及非違法避稅的依據(jù)和途徑 ??v觀國內(nèi)、國外合理避稅,都是對稅法中“非不允許”、“非不應該”的成功利用。對納 稅人來說,研究、分析合法避稅并不斷進行實踐不僅可以給其帶來直接的經(jīng)濟利益和貨 幣收入,使其創(chuàng)造的產(chǎn)品價值和利潤有更多的部分合法留歸納稅人自己,而且能夠幫助 納稅人樹立法制觀念和依法納稅意識,從而提高納稅人素質。因為,合法避稅不同于偷 、逃稅,它不是對法律的違背和踐踏,而是以尊重稅法、遵守稅法為前提,以對法律和 稅收的詳盡研究為基礎,是對現(xiàn)有稅法不完善及特有缺陷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避稅的同時有 助于政府和執(zhí)法部門及時發(fā)現(xiàn)稅制及稅法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健全稅收制度,完善稅 法,有助于實現(xiàn)經(jīng)濟生活規(guī)范化和社會生活規(guī)范化,有助于建立一個健全的法律社會。 既然避稅不同于逃稅,不僅合法,而且又有一系列好的社會效應,為何還要反避稅呢 ?其實,避稅的合法性和非違法性是從法律角度而言的,就其經(jīng)濟影響而言,合法的避 稅與非法的偷逃稅之間的區(qū)別就毫無意義,因為兩者同樣減少財政收入,同樣歪曲了經(jīng) 濟活動水平,因此反避稅的深層次的理由源于經(jīng)濟而非法律,此外,提倡政府反避稅還 有一層好處在于:要求政府制定出更為嚴格而完備的稅法。高質量的稅法在納稅人“鉆空 子”的過程中產(chǎn)生。因此,提倡反避稅,一是有利于財政收入;二是有利于經(jīng)濟公正;三 是有利于高質量稅法的出臺。 避稅實際存在三種情況,即合法的,非違法的,表面合法實質是違法的。 合法的避稅,也稱為節(jié)稅,意指納稅人根據(jù)政府的稅收政策導向,通過經(jīng)營結構和交 易活動的安排,對納稅方案進行優(yōu)化選擇,以減輕納稅負擔,取得正當?shù)亩愂绽妗_@ 在稅務上不應反對,只能予以保護。 非違法的避稅,這種避稅行為往往是由于稅法本身存在漏洞,使納稅人能夠利用稅法 不完善之處作出有利于減輕稅負的安排。這種避稅行為,會使國家稅收蒙受損失,但因 為于法無據(jù),稅務局不可能像對待偷稅一樣給予法律制裁。所以,只有完善稅法,以杜 絕漏洞。 表面合法實屬違法避稅,即欺詐避稅,是在合法外衣掩蓋下,用欺詐手段逃稅的違法 行為。這種情況在國際稅收中相當普遍。一般也是利用稅法的判別規(guī)定和優(yōu)惠政策,通 過“掛靠”和“虛設機構”,以合法之名行逃稅之實。對這類欺詐避稅行為只有加強檢查, 一經(jīng)查明真相,應按偷逃稅論處。 很多人以為所謂避稅就是給偷稅、漏稅加了一個好看的帽子,它們的本質沒有太大的 差別。真是這樣嗎? (一)什么叫偷稅 偷稅是指納稅人有意違反稅法規(guī)定,使用欺騙、隱瞞等非法手段,不按規(guī)定繳納應納 稅款的行為。其行為是否構成偷稅要從三個方面分析: 1.主觀上是“故意”,也就是說事先知道有關稅法規(guī)定或有意采用事先知道不符合有 關制度和規(guī)定的手段。 2.客觀上使用了欺騙、隱瞞等非法手段。 3.行為產(chǎn)生的結果是“不按規(guī)定繳納應納稅款”。 例如,偽造、涂改、銷毀賬冊、票據(jù)或記賬憑證;虛列、多報成本費用;少報、隱瞞 應稅項目、銷售收入或經(jīng)營利潤;轉移資產(chǎn)、收入和利潤等以達到逃避應納稅款的,都 屬于偷稅行為。 (二)常見的偷稅行為 1.“大頭小尾”。這是一種利用發(fā)票進行偷稅的手段。發(fā)票是正確計算增值稅、消費 稅、營業(yè)稅等的重要依據(jù)。有的納稅單位和個人,為了達到偷逃稅的目的,在開具發(fā)票 時,采取單聯(lián)填寫的方法。如在發(fā)票聯(lián)單獨填寫商品成交的數(shù)額,而在記賬聯(lián)、存根聯(lián) 上填寫與實際商品成交數(shù)量、金額小幾倍、乃至幾十倍、上百倍的數(shù)量和金額。在申報 納稅時,以記賬聯(lián)、存根聯(lián)數(shù)量和金額為依據(jù),偷逃了大量的稅款。這種利用發(fā)票進行 偷稅的手段,稱謂“大頭小尾” 2.“移花接木”。這也是一種利用發(fā)票進行偷稅的手段。即納稅人在銷售商品開具發(fā) 票時,根據(jù)實際發(fā)生的銷售商品名稱、銷售數(shù)量、單位價格和金額,以及購貨姓名開具 發(fā)票,而發(fā)票的記賬聯(lián)、存根聯(lián)上,納稅上都采取暗中更換的手段,變更購貨人名稱、 商品名稱等。 3.“瞞天過?!薄_@是一些中間商販在從事轉手販賣商品中隱瞞銷售收入,以偷漏營 業(yè)稅、增值稅和所得稅的行為。例如,甲向乙進貨,轉售給丙,為避稅收,甲乙串通, 要乙在發(fā)票上直接開丙的抬頭。這樣,甲轉手販賣獲得的銷售收入和利潤,應負擔的營 業(yè)稅與所得稅就逃掉了。 對于偷稅者,稅務機關除令其限期照章補繳所偷稅款外,并處所偷稅款五倍以下的罰 款;對直接責任人員和指使、授意、慫恿偷稅行為者,可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對情 節(jié)嚴重的,還應提請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三)什么叫漏稅 漏稅是指納稅人非故意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例如,由于不了解、不熟悉稅法規(guī) 定和財務制度,或會計核算差錯,或因業(yè)務管理差錯,或因工作粗心,錯用稅率,漏報 應稅項目,少計課稅對象,少計應稅數(shù)額以及計算技術上的差錯而造成未繳、少繳應納 稅款的情況等,都屬于漏稅行為。漏稅和偷稅的區(qū)別,主要在主觀上是否是故意行為, 但對主觀的分析是建立在對漏稅形式的事實的分析上,也就是說漏稅者的解釋是否有說 服力。 對漏稅者,稅務機關應當令其照章補繳所得稅款,逾期未繳的,從漏稅之日起,按日 加收漏稅款5%的滯納金。 (四)避稅與偷稅的區(qū)別 從上文可以看出,避稅與偷稅的區(qū)別是很難從定義上看出來的,以下試圖從兩個方面 加以區(qū)分。 1.經(jīng)濟方面 (1)經(jīng)濟行為上,偷稅是對一項已發(fā)生的應稅經(jīng)濟行為全部或部分的否定,而避稅 只是對某項應稅經(jīng)濟行為的實現(xiàn)形式和過程進行某種人為的安排和解釋,使之變?yōu)榉嵌?行為。 (2)稅收負擔上,愉稅是在納稅人的實際納稅義務已發(fā)生并且確定的情況下,采取 不正當或不合法的手段逃避其稅義務,結果是減少其應納稅款,是對其應有稅收負擔的 逃避,不能叫減輕。而避稅是有意減輕或解除稅收負擔,只是采取正當或不正當?shù)氖侄?,對經(jīng)濟活動的方式進行組織安排。 (3)稅基結果上,偷稅直接表現(xiàn)為全社會稅基總量的減少,而避稅卻并不改變?nèi)?會的稅基總量,而僅僅造成稅基中適用高稅率的那部分向低稅率和免稅的那部分轉移。 故偷稅是否定應稅經(jīng)濟行為存在,避稅是否定應稅經(jīng)濟行為原有形態(tài)。 2.法律方面 (1)法律行為上,偷稅是公然違反踐踏稅法、與稅法對抗的一種行為。它在形式上 表明納稅人有意識地采取謊報和隱匿有關納稅情況和事實等非法手段,達到少繳或不繳 稅款的目的,其行為具有欺詐的性質。在納稅人因疏忽和過失而造成同樣后果的情況下 ,盡管納稅人可能并非故意隱瞞這一主觀事件,但其疏忽和過失本身也是法律不允許的 或非法的。 避稅是在遵守稅法、擁護稅法的前提下,利用法律不及的缺陷或漏洞進行稅負減輕少 納稅的實踐活動。盡管這種避稅也是出自納稅人的主觀意圖,但它并不像逃稅行為那樣 具有欺詐性質,形式上是遵守稅法的。 (2)法律后果上,偷稅行為是屬于法律上明確禁止的行為,因而一旦被有關當局查 明屬實,納稅人就要為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這方面,世界上各個國家的稅法對隱 瞞事實的逃稅行為都有處罰規(guī)定。根據(jù)逃稅情節(jié)的輕重,有關當局可以對當事人作出行 政、民事以及刑事等不同性質的處罰。...
避稅行為與反避稅技巧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wǎng)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wǎng)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nèi)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wǎng)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wǎng)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jīng)本網(wǎng)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wǎng)站。本網(wǎng)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nèi)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chǎn)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