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密的OEC管理模式

  文件類別:管理制度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0K

  下載次數:397

  所需積分:8點

  解壓密碼:qg68.cn

  下載地址:[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卓越生產運營總監(jiān)高級研修班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嚴密的OEC管理模式


海爾:嚴密的OEC管理模式

張瑞敏:如果訓練一個日本人,讓他每天擦6遍桌子,他一定會這樣做;而我們有的人開始會擦6遍,慢慢覺得擦5遍、4遍也可以,最后索性不擦了。
  有的人干事沒恒心,做事不認真,不到位,必須運用嚴格嚴密的管理體系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
一、哲學與管理學上的人性觀
(一)哲學上的人性觀
1、人的自然屬性
 (1)人屬于自然界,這是人的自然化;
 (2)人統治自然界,這是自然界的人化。
   --人的本質是客觀的,因而是可以認識的。

2、人的社會屬性:
  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
?。?)人不能離群索居,必須在社會中生存;
?。?)人除了生存需要外,還有許多社會需要--安全、交往、尊重、自我實現等只有在社會中才能得到滿足;
?。?)人的需要存在著客觀的社會衡量尺度;
   a.人的需要具有時代性;
   b.人的需要具有階級性;
   c.人的全面發(fā)展取決于社會的高度發(fā)展。

(二)管理學上的人性觀
哲學上的人性論是指人的一般本性和各個時代發(fā)生了變化的本性,是人類本性的最高概括。
管理學上的人性是指管理者對職工需要和勞動態(tài)度的看法,它不同于哲學上的人性觀。它一般離開人的階級性,而從人的自然屬性方面展開。

1、人有高度自我、自尊和求得生存的欲望;
 2、人是有智慧、有感情的動物;
 3、人受先天遺傳和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
 4、人的欲望不完全相同,同一欲望也有強弱之差別;
 5、人可能因受到某種刺激而要求上進,努力去實現某一目標,甚至不惜犧牲生命;也可能因受到某種刺激而感到內心空虛、情緒不安,甚至感到人生毫無意義。
二、中國傳統的人性假設
5、現階段中國四種人性觀
個人特殊利益與社會公眾利益的組合:
  1、既保證了公眾利益,又獲得了個人利益,兩者是協調的;
  2、得到了個人利益,但不損害他人和公眾利益,基本協調;
  3、犧牲個人利益,保障公眾利益,兩者矛盾,但解決方面正確;
  4、損公肥私,損人利己,兩者矛盾,解決方向是反社會性的。


Y假設
員工會把工作看作與休息或娛樂一樣自然的事情。
如果員工對工作做出承諾,他們能自我引導,自我控制。
普通人能學會接受甚至尋求責任。
人們普遍具有創(chuàng)造性決策能力,而不只是高層管理者。

超Y理論
摩斯和洛斯奇兩位學者分別在兩個工廠和兩個研究所進行試驗,在一個工廠和一個研究所用X理論,在另一個工廠和研究所用Y理論進行實驗。結果:X理論在工廠中有效而在研究所無效,Y理論則相反。

對X理論與Y理論的選擇
X理論——消極   Y理論——積極
  X理論假設低級需要主導個體行為;
  Y理論假設高級需要決定個體行為,比X更符合實際。
  X理論強調各項控制的技術、步驟和方法;
   Y理論強調要通過目標管理、參與管理、績效考核、薪資與升遷管理來創(chuàng)造一種環(huán)境,激勵員工對組織目標的承諾、參與決策過程,提供有責任和挑戰(zhàn)性的工作,建立融洽的群體關系等。使職工有機會發(fā)揮聰明才智,實現自我?!?
(二)四種人性假設

經濟人假設的管理策略:
(1)用經濟獎酬來獲得勞務和服從;
(2)注重提高勞動生產率,完成生產任務,而對人的感情和道義上應負的責任是次要的;
(3)效率低,情緒低落,解決方法是重新審查獎酬方案。
2、 “社會人”假設與人際關系理論
霍桑實驗否定了“經濟人”的假設。
梅奧提出“社會人”假設:驅使人們工作的最大動力是社會、心理需要,不是經濟需要,人們努力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梅奧提出 “人際關系”理論,揭示人們的社會、心理需求及追求良好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并且說明它對生產的影響。

社會人假設的管理策略:
(1)更應注意為完成目標而必須工作的職工的個人需求;
(2)關心職工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系、歸屬感和地位感等;
(3)注視群體的存在和團體獎勵;
(4)不僅是管理者,更是為職工創(chuàng)造條件、方便,富有同情心的支持者;
(5)參與管理。
3、 “自我實現的人”假設與Y理論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自我實現是最高層次的需要。自我實現是指人都需要發(fā)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只有這樣人才會感到滿足。

阿基里斯(C.Argyris)提出不成熟-成熟理論:
一個健康的人從不成熟到成熟是一個自然發(fā)展的過程。
相似點:人的成熟過程就是自我實現需求的發(fā)展過程,人之所以不能完全成熟,不能充分自我實現,都是受環(huán)境條件的限制。

4、“復雜人”假設與超Y理論(權變理論)
雪恩發(fā)展了超Y理論,提出“復雜人” 假設:一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時間和地點會有不同表現。



四、z理論與z式管理
(一)Z理論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管理學院日裔美籍教授威廉.大內1981年提出來的。
   1、信任--英國政府、工會和資方互不信任,使英國經濟癱瘓并把英國的生活水平降到可悲的境地;日本企業(yè)最重要的特征是終身雇用制,這是產生信任、對企業(yè)忠誠、對工作奉獻的責任感的基礎。
  2、微妙性--是指以不強加于人的方法指導工作,分析人的個性,精確地了解人并決定誰與誰在一起工作最為恰當----組織效率最高的搭檔或班組。
3、親密性--貫穿于人們生活中的互相關心、互相支持和經過教導的無私性。而現代工業(yè)社會對人類的最大傷害,莫過于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情,人們的交往關系日漸疏遠。

(二)Z式管理
1、日本(J式)管理和美國(A式)管理的區(qū)別

2、Z式管理模式
(1)長期雇傭制
(2)集體決策
(3) 個人負責制
(4)緩慢的評定和提升
(5)適度專業(yè)化的職業(yè)道路
(6)含蓄控制和明確控制相結合
(7)整體關心,包括對職工家庭的關心

Z式管理是一種省錢、省時間、省空間、省資源的增加生產、提高競爭力的管理。企業(yè)實行了Z式管理就會產生高效率、高效益,就有競爭力,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第二、日本經理不像美國人那樣與工會鬧對立,而是主動地選擇拜會工會負責人,希望多多關照,力圖使美國工人解除心理戒備,在感情上與美國人靠攏。
  第三、工廠生產有了起色之后,需要增加勞動力,日本經理不是去去招收年輕力壯的新人,而是把以前被該廠解雇的老職工全部召集回來重新任用,以培育工人們的報恩之心。

問題:日本(J式)管理和美國(A式)管理有何區(qū)別?
案例分析:兩個廠長,兩種做法
  某市擁有4000多名職工的第三棉紡廠王廠長辦事果斷,敢罰敢管。他剛剛接管這個廠時,勞動紀律渙散、生產秩序混亂,連年虧損。他上任伊始狠抓勞動紀律,重獎重罰,初見成效,上半年超額15%完成生產經營任務。下半年他膽子更大了,進一步使用獎懲權:對工作滿意的當場開獎,有時獎金高達500元;工人稍有失誤,即被扣除當月獎金,有時還扣工資。結果對他不滿的人越來越多。為了發(fā)泄不滿情緒,有的工人上班磨洋工,有個別工人還偷拿工廠的原材料和成品出去賣。王廠長十分惱火,一次處分了31名工人,但處分布告一夜之間被撕光。工人們說:“處罰工人的布告貼得比法院門前處罰犯人的布告還多!”

  結果300多名干部、工人向上級主管部門遞交了聯名請愿書,要求罷免王廠長。工廠年終時虧損由去年的250萬增加到420萬。在工人們的壓力下,上級主管部門免去了王廠長的職務,調一個姓李的新廠長接替他。
  李廠長進廠后首先到車間跟班勞動,征求車間干部和普通工人的意見。工人們說:“誰不希望把三棉搞上去啊,但廠長應信任我們,不要把我們當犯人一樣對待!”“這樣狠罰工人,比資本家還資本家!”干部們說:“職工收入低,困難很多,領導應關心他們的疾苦,把嚴格管理與感情激勵相結合。”

  李廠長召開廠長書記辦公會,隨后又召開職代會,宣布自己的施政方針——“嚴格管理加微笑管理。在三棉讓工人坐前排,讓三棉充滿愛。”他說到做到。在嚴格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的同時,每天早晨上班時他和其他廠領導在門口迎接全廠職工,下班后進行家庭訪問,了解各層職工的困難和要求。
  工廠規(guī)定:從班車,干部自帶板凳,把座位讓給一線的工人;分房子,一線工人加兩分;分煤氣罐的標準,工人10年工齡,干部12年工齡。中秋節(jié)時,組織單身職工賞月晚會;每個單身宿舍都裝上了吊扇;春節(jié)時,又召開退休工人座談會。

  與此同時,在全廠開展了“愛黨、愛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公物”的五愛竟賽,黨員帶頭,群策群力,不僅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而且私拿公物的現象大為減少,年終時不僅還清了欠款,而且盈利680萬元。職工收入大幅度提高,勞動積極性更加高漲。干群之間、職工之間形成了和諧、融洽、寬厚、團結的氣氛。
  有一日廠里停電,中班停產。下午2:15提前供電,工廠來不及通知,工人們自動來廠上班,有些不當班的工人也來了,不到半小時全廠5萬多紗錠全部轉動起來。工廠搞氣流紡紗生產線,缺100萬元資金,工人們自動集資,有的職工為此賣掉了高檔電器。結果第二年利稅突破千元大關,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李長廠把這種工作方法概括為“以愛為核心的第一要素工作法。”
問 題
請對照王廠長、李廠長的不同做法,并分析以下問題:
1.他們的人性假設、管理理念、領導作風有何不同? 2.他們在激勵方面的指導思想、手段和側重點有何不同? 3.他們的管理方式分別有何得失?
人性的哲學修訂量表
  本問卷是一系列關于態(tài)度的陳述組成。每一陳述只是代表人們的一種普遍觀點,并沒有對錯之分。你可能會同意某些觀點卻不同意另一些觀點。我們感興趣的是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如何。
  仔細閱讀每一陳述,然后在每一陳述前標上相應的數值以表明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這些數值的意義如下:
  完全同意 +3
  部分同意 +2
  略微同意 +1
  略微不同意 -1
  部分不同意 -2
  完全不同意 -3
  回答這些問題時往往第一印象最為恰當。閱讀每一陳述,決定你是否同意以及同意的程度如何,然后在答卷的前面標上相應的數值。請務必回答每一問題。
  如果你發(fā)現這些數值均不能確切地反映你的觀點,選擇與會我觀點最接近的數值。

1、如果能不花錢進入電影院而且肯定不會被發(fā)現,那么多數人都會那么樣的。(C)
2、多數人有認錯的勇氣。(T)
3、一般人都是自以為了不起的。(C)
4、即使在如今這種復雜的社會里,多數人仍想遵循《圣經》中的待人原則。(T)
5、多數人會停下來幫助汽車出了毛病的人。(T)
6、普通的學生即使有一套道德標準,當其他人均在考試中作弊時,他也同樣作弊。(C)
7、多數人會毫不猶豫地特意去幫助遇到困難者。(T)
8、如果撒謊能帶來好運,多數人將撒謊。(C)
9、在當今社會里無私的人太可憐了,因為有那么多人算計他。(C)
10、“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首先應那樣對待別人”,這是多數人恪守的格言。(T)

11、人人都聲稱自己有一套關于道德倫理的標準,但一旦遇事時卻很少有人遵循這些標準。(C)
12、多數人會表明自己的信仰。(T)
13、人們表面上互相關心,實際上卻并非如此。(C)
14、即使知道撒謊有好外,人們也往往講實話。(T)
15、多數人從心里不愿意去幫助別人。(C)
16、如果有機會,多數人會在所得稅上作弊。(C)
17、只要認為自己正確,一般人都能不顧別人的反對而堅持自己的觀點。(T)
18、如果有機會,多數人會樂善好施。(T)
19、多數所表現的誠實并非出于正當的理由,他們只不過怕被抓住而已。(C)
20、普通人均會誠懇地關心別人的困難。(T)
注:括號中的字母C表示憤示嫉俗,T表示值得信任。



嚴密的OEC管理模式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