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驗學-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面授班(ppt)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nèi)容
心理測驗學-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面授班(ppt)
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面授班 心理測驗學
主講:姜長青
北京安定醫(yī)院
第一講 教程第215頁-219頁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一單元 心理測驗的發(fā)展史 要點:首先倡導科學心理測驗的學者是英國生物學家和心理學家高爾登(F. Galton)。(識記) 要點:1890年,卡特爾在《心理》雜志上發(fā)表“心理測驗與測量”一文,這是心理測驗第一次出現(xiàn)于心理學文獻中。(識記) 要點:比內(nèi)(A.Binet)與其助手西蒙(T.Simon)研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個正式的心理測驗。(識記)
心理測驗的發(fā)展 1.操作測驗的發(fā)展 2.團體智力測驗的發(fā)展 3.能力傾向測驗的發(fā)展 4.人格測驗的發(fā)展
第二單元 心理測驗的基本概念 相關點:心理能否測量 1. 什么是測量 2. 測量的理論基礎 3. 測量的量表 知識點:心理測驗的定義 要點:心理測驗:心理測驗就是根據(jù)一定的法則用數(shù)字對人的行為加以確定。即根據(jù)一定的心理學理論,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給人的行為確定出一種數(shù)量化的價值。(識記)
要點:三個基本的要素(領會) 1.行為樣本:是指有代表性的樣本,或者說根據(jù)某些條件所取得的標準樣本。 2.標準化:是指測驗編制、實施、記分以及測驗分數(shù)解釋程序的一致性。 3.難度的客觀測量:現(xiàn)代心理測驗編制的一個普遍原則。
知識點:心理測驗的性質(zhì)(領會) 1. 心理測量的間接性 2. 心理測量的相對性 3. 心理測量的客觀性
第二講 教程第219-223頁 第三單元 心理測驗的分類 心理測驗分類簡表
第四單元 正確對待和使用測驗 要點:正確對待和使用心理測驗必須做到:(領會) 1、測驗使用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資格 2、慎重選擇測驗量表 3、與被試者建立良好的協(xié)調(diào)關系 4、正確解釋測驗結果 5、注意測驗的保密
第五單元 分數(shù)的解釋與交流 知識點:解釋分數(shù)要注意的幾個問題(領會) 1、分數(shù)與他的遺傳特征、測驗前的學習與經(jīng)驗以及 測驗情境的關系。 2、了解測驗的信度、效度資料。 3、不同測驗的分數(shù)不能直接比較。
知識點:如何向當事人報告分數(shù)(領會) 1、使用當事人所理解的語言。 2、要保證當事人知道這個測驗測量或預測什么。 3、要使當事人知道他是和什么團體在進行比較。 4、要使當事人認識到分數(shù)只是一個“最好”的估計。 5、要使當事人知道如何運用他的分數(shù)。 6、要考慮測驗分數(shù)將給當事人帶來什么心理影響。 7、要讓當事人積極參與測驗分數(shù)的解釋。
第六單元 心理測驗與心理咨詢 要點:三種測驗在心理門診中的使用(領會) 智力測驗:可在求助者有特殊要求時及對方有可疑智力障礙的情況下應用; 人格測驗:有助于治療者對求助者人格特征的了解,以便于對其問題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可針對性地開展咨詢與心理治療工作; 心理評定量表:用于檢查求助者某方面心理障礙的存在與否或其程度如何。
第三講 教程第223-224頁 第一節(jié) 智力測驗 1. 智力的概念 2. 智力的結構 第一單元 智商及其計算方法 一、智商的提出 1908年,比西量表修訂版,采用心理年齡的概念 1916年,斯比量表,采用了智商的概念
二、智商的計算辦法 要點:比率智商(識記、應用) 1.概念:是心理年齡與實足年齡的比值。 2.計算方法:IQ=MA/CA×100 3.評價:(1)優(yōu)點:可使不同年齡者的智力水平相互比 較,可以表示一個人的聰明程度。 (2)缺點: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年齡并不與年俱增,導致得出的智力商數(shù)下降。 要點:離差智商(識記、應用) 1.概念:韋克斯勒(D.Wechsler)在編制智力測驗時,提出了此概念。離差智商是采用統(tǒng)計學中的均數(shù)和標準差計算出來的,表示被試者偏離他本人這個年齡組平均成績的量數(shù),是依據(jù)測驗分數(shù)的常態(tài)分布來確定的。 2.計算方法:IQ=100+15(X-M)/S X為某人實得分數(shù),M為某人所在年齡組的平均分數(shù),S為該年齡組分數(shù)的標準差。
第四講 教程第225-226頁 第二單元 智力測驗工具 一、個別智力測驗工具 要點:比內(nèi)量表(領會) 1.比內(nèi)-西蒙量表的發(fā)展 (1)1905年的量表有30個由易到難排列的項目,以完成的題目數(shù)量來確定智力的高低。 (2)1908年,比內(nèi)發(fā)表修訂后的比內(nèi)-西蒙量表,使總數(shù)達到59個,并把測驗題目按年齡分組,從3歲到15歲,每個年齡的兒童中有一半能通過的題目即屬于這個年齡組的題目。 (3)1911年修訂版。這次修訂沒有重大變化,只是改變了幾種年齡水平分組,并擴展到成人組。
2.斯坦福-比內(nèi)量表的發(fā)展 (1)1916年斯坦福大學推孟(L. Terman)教授修訂了比內(nèi)量表。此量表對比內(nèi)-西蒙量表作了許多修改,增加了近1/3的新題,修改了部分原有題目和部分測題的年齡水平。并在1916年的量表中,首次引入了智力商數(shù)的概念,以IQ作為比較人聰明程度的相對指標。 (2)1937年推孟第一次對斯坦福-比內(nèi)量表進行修訂,修訂后由L和M型兩個等值量表構成。 (3)1960年,推蒙和梅里爾再度合作,將1937年量表L型和M型中的最佳項目合并成單一的量表,稱L-M型。此次修訂除對樣本的代表性較1937年時更廣泛外,重大的改革是采用了韋氏量表的離差智商替代比率智商,其平均數(shù)為100,標準差為16。 (4)1972年,推蒙和梅里爾對斯坦福-比內(nèi)量表又作了一次修訂,測驗本身無修訂,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制定了新的常模,其修訂本于1973年出版。 (5)斯坦福-比內(nèi)量表(第四版)
3.中國比內(nèi)量表的發(fā)展 (1)1916年傳入我國 (2)1924年陸志韋先生在南京發(fā)表了他所修訂的《中國比內(nèi)-西蒙智力測驗》,這套測驗是根據(jù)1916年的斯坦福-比內(nèi)量表修訂的,適合于江浙兒童使用。 (3)1936年又與吳天敏進行了第二次修訂,使用范圍擴大到北方。第二次修訂本對6—14歲兒童被試較為可靠,6歲以下及14歲以上兒童雖能測驗,但準確性稍差。 (4)1979年,吳天敏教授進行了第三次修訂,稱作《中國比內(nèi)測驗》。此次修訂作了較大修改,增刪了部分項目,測題按難度順序排列,測驗對象年齡范圍擴大為2—18歲,基本上每歲3個試題,共計51個題目。在評定成績的方式上,放棄了比率智商,而采用離差智商的計算方法來求IQ.
第五講 教程第226-227頁 要點:韋氏智力量表(領會) 1.中國修訂韋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 我國的修訂本分城市和農(nóng)村兩式,各包括11個分測驗,其中言語部分包括知識、領悟、算術、相似性、數(shù)字廣度、詞匯6個分測驗,操作部分包括數(shù)字符號、圖畫填充、木塊圖、圖片排列、物體拼湊5個分測驗。每個分測驗的項目均從易到難進行排列,完成全部測驗的時間大約為75分鐘。 以上11個分測驗都有各自的記分方法,每個被試者的各項分測驗成績(粗分)最后可換算成以10為平均數(shù),3為標準差的量表分,再根據(jù)各分測驗的量表分計算出言語量表分、操作量表分和總量表分,據(jù)此按被試者的年齡在相應智商表中查出等值的智商,即言語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總智商(FIQ)。
2.韋氏兒童智力量表中國修訂本(WISC-CR) WISC-CR適用于6~16歲的兒童,其形式與成人相似,只是增加了一個迷津測驗,并降低了整個測驗的難度。藍本為WISC-R,城市和農(nóng)村兒童共用一個版本。 WISC-CR共有12個分測驗,屬言語量表的分測驗有常識、類同、算術、詞匯、理解和背數(shù),其中背數(shù)為備用分測驗;屬操作量表的分測驗有填圖、圖片排列、積木圖案、物體拼湊、譯碼和迷津,其中迷津是備用測驗。 備用測驗只能在某一同類測驗因故失效時使用,以背數(shù)替代言語量表中的任一分測驗,或以迷津替代操作量表中任一分測驗。通常備用測驗的分數(shù)不用于計算智商。 WISC-CR的實施程序是先做一個言語測驗,再做一個操作測驗,交替進行,以維持兒童的興趣,避免疲勞和厭倦。其記分基本上和成人智力測驗類似,所不同的是每個分測驗的原始分在轉化為量表分時,是在兒童自己所屬的年齡組內(nèi)進行的。
3.中國韋氏幼兒智力量表(C-WYCSI) 本量表以WPPSI為藍本,但作了很大更改,約2/3的測驗項目作了變換。適用于4歲至6歲半兒童。仿WAIS-RC分城市和農(nóng)村兩套常模。 C-WYCSI的項目和測驗形式與其他兩個韋氏智力量表相似,是WISC-CR向低幼年齡的延伸。它包括言語和操作兩個分量表,前者由知識、圖片詞匯、算術、圖片概括和領悟五個分測驗組成;后者由動物下蛋、填圖、迷津、視覺分析、木塊圖案和幾何圖形六個分測驗組成,但在計算操作智商和全量表智商時實際上只用五個操作分測驗,視覺分析和幾何圖形任選一個,均可在相應的轉換表中查到言語、操作和全量表智商。
對韋氏智力量表的評價 優(yōu)點: 1.測驗具有復雜的結構,不但有言語項目,還有操作項目,可同時提供3個智商分數(shù)和10個分測驗分數(shù)。 2.用離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既克服了計算成人智商的困難,又解決了在智商變異上長期困擾人們的問題。 3.整個韋氏測驗的三套量表互相銜接,適用的年齡范圍可從幼兒到老年。 缺點: 1.韋氏量表對于測量智力極高和極低的被試不大適用。 2.三套量表的銜接性較差。 3.施測程序復雜費時。
第六講 教程第227-230頁 二、團體智力測驗工具 1.陸軍甲種和乙種測驗 2.瑞文漸進測驗 3.多水平團體智力測驗
要點:瑞文漸進測驗(應用) 1.概述:瑞文漸進測驗(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簡稱為瑞文測驗,是由英國心理學家瑞文(J. C. Raven)于1938年設計的一種非文字智力測驗。該測驗是非文字的,它較少受到本人知識水平或受教育程度的影響,努力做到公平,常作為跨文化研究的工具。 2.類型: (1)標準型(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SMP)是瑞文測驗的基本型,于1938年問世,適用于8年級到成人被試,有5個黑白系列; (2)彩色型(Colour Progressive Matrices,CPM)編制于1947年,適用于5.5歲到11歲的兒童及智力落后的成人,分為三個彩色系列; (3)高級型(Advanced Progressive Matrices,AMP),供智力較高者使用。
3.標準型的內(nèi)容: SPM一共由60張圖案組成,按逐步增加難度的順序分成A、B、C、D、E五組,每組圖案都有一定的主題,題目的類型略有不同。每一組中包含12個題目,也按逐步增加難度的方式排列。 每個題目由一幅缺少一小部分的大圖案和作為選項的6至8張小圖案組成,測驗中根據(jù)隱藏在一系列抽象符號和圖案中的規(guī)律,選擇某個小圖案放入到大圖案中缺少的位置中。 4.施測 施測很簡單,每個被試發(fā)一本題冊和一張答卷紙即可。測驗時,只須主試者用例題作一下示范被試就能明白測驗規(guī)則,接著被試者會自己進行下去。測驗結果須先計算出原始分數(shù),然后按常模資料確定被試者的智力等級,一般以百分位常模表示。
第三單元 智力測驗相關的心理學問題 一、智力的發(fā)展變化 童年期迅速增長,青春期增長緩慢,約在25歲達到高峰,以后保持穩(wěn)定到中年后期,在老年期逐漸下降。
二、智力的差異及原因 1.智力的個別差異 2.智力的團體差異 3.智力差異的原因 要點:智力的個別差異(領會) 研究表明,在全人口中,智力分布曲線基本上呈常態(tài),其智力極高(IQ在130以上)與極低(IQ在70以下)者均占少數(shù),智力屬于中常或接近中常(IQ在80~120)之間者約占全體人群的80%。
三、智力測驗的公平性問題 智力測驗經(jīng)常受到的批評是:被試者在測驗上的反應受知識經(jīng)驗的影響,因此對文化背景、教育水平不同的團體是不公平的。 實際上,沒有任何一個測驗能夠對所有的團體同樣公平,因為每種測驗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更好的辦法是根據(jù)亞文化群的特點為不同團體編出不同的測驗。若要使用同一測驗,則要為少數(shù)特殊團體制定單獨的常模。
四、如何理解和解釋智力測驗的結果(領會) 1.不能以一次測驗來確定智力水平 其一,測驗是有誤差的 其二,人的一生中智商會產(chǎn)生許多變化 2.測驗要為智力開發(fā)服務
第七講 教程第231-232頁 人格:人格是個體與其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身心組織,而此一變動緩慢的組織使個體適應環(huán)境時,在需要、動機、興趣、態(tài)度、價值觀念、氣質(zhì)、性格、能力等諸方面,各有不同于其它個體之處。 個性的結構 個性傾向性: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 個性心理特征:能力、氣質(zhì)、性格。
第一單元 人格測驗的方法和種類 一、自陳量表(self-report inventory) 1.概念:自陳量表也稱客觀化測驗,就是讓被試者自己提供關于個人人格特征的報告。 2.編制方法: (1)邏輯分析法 (2)因素分析法 (3)經(jīng)驗法 (4)綜合法
二、投射測驗 1.概念:投射法是指向被試者提供一些未經(jīng)組織的刺激情境,讓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地表現(xiàn)出他的反應,分析反應的結果,便可推斷出他的人格結構。 2.投射技術的種類 (1)聯(lián)想法 (2)構造法 (3)表露法 (4)完成法
第八講 教程第232-233頁 第二單元 人格測驗工具 一、客觀化測驗工具 要點:明尼蘇達多項個性調(diào)查表(應用) 1.概述: 明尼蘇達多項個性調(diào)查表問世于1943年,由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哈特衛(wèi)(S. R. Hathaway)和麥金利( J. C. Mckinley)合作編制而成。
1.內(nèi)容: MMPI一共有566個條目,包括14個分量表,其中10個為臨床量表, 4個為效度量表。 臨床量表是: 1.Hs(Hypochondriasis) 疑病量表 2.D(Depression) 抑郁量表 3.Hy(Hysteria) 癔病量表 4.Pd(Psychopathic deviate) 精神病態(tài)量表 5.Mf(Masculinity-femininity)男子氣、女子氣量表 6.Pa(Paranoia)妄想狂量表 7.Pt(Psychasthenia) 精神衰弱量表 8.Sc(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癥量表 9.Ma(Hypomania)輕躁狂量表 0.Si(Social introversion)社會內(nèi)向量表 效度量表是: 1.Q(Question) 不能回答的問題,或用“?”代表 2.L(Lie) 說謊分數(shù) 3.F(Validity) 詐病量表 4.K(Correction)校正分量表
3.施測與記分 MMPI要求被試根據(jù)問卷中的指導語對題目做出“是”或“否”的回答。測驗分“卡片式”和“手冊式”兩種,可根據(jù)需要選擇使用。既可個別施測,也可團體施測,一般需要45~90分鐘。年齡范圍是16歲以上。 MMPI的記分運用電腦或“套版”統(tǒng)計,可以得出14個量表上不同的得分數(shù),這是原始分。由于每個量表的題目數(shù)量不同,各量表的原始分數(shù)無法比較,因此需要換算成T分數(shù)。如果T分在70以上(按美國常模),或T分在60分以上(中國常模),便視為可能有病理性異常表現(xiàn)或某種心理偏離現(xiàn)象。另外,還要做出得分的剖面圖,以對被試的測試結果作全面、綜合的分析。
第九講 教程第233-234頁 要點:卡氏16種人格因素測驗(應用) 1. 概述: 16種人格因素測驗是美國伊利諾州大學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卡特爾教授(R. B. Cattell)經(jīng)過幾十年的系統(tǒng)觀察、科學實驗,以及用因素分析統(tǒng)計法慎重確定和編制而成的一種精確可靠的測驗。 與其它類似的測驗相比,它能以同等的時間(約40分鐘)測量更多方面的人格特質(zhì),并且可作為了解心理障礙的個性原因及心理障礙診斷的重要手段,也可用于人才選拔。
1.內(nèi)容與施測方法: 16PF英文原版共有5種版本:A、B本為全版本各有187個題目;C、D本為縮減本,各有106個題目;E本適合于文化水平較低的被試者,包括128個題目。1970年經(jīng)劉永和、梅吉瑞修訂,將A、B本合并,發(fā)表了中文修訂本。合并本共有187個測題,分成16個因素,每個因素包括10~13個測題。 2.應用范圍: 可作為了解心理障礙的個性原因及心理障礙診斷的重要手段,也可用于人才的選拔。
第十講 教程第234頁 要點:艾森克人格問卷(應用) 1.概述: 艾森克人格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是英國倫敦大學心理系和精神病學研究所艾森克教授(H. J. Eysenck)編制的,分兒童(7~15歲)和成人(16歲以上)兩種類型。
2.內(nèi)容及記分 EPQ是一種自稱測驗,在成人問卷中包括90個條目(另有11項不記分),兒童問卷中包括81個條目(另有16項不記分)。 這些條目讓被試者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回答“是”或“否”,然后按E(內(nèi)向-外向)、N(神經(jīng)質(zhì))、P(精神質(zhì))和L(掩飾性)四個量表記分,前三者分別代表艾森克人格結構的三個維度,L是后來加進的一個效度量表,但也代表一種穩(wěn)定的人格功能,即反映被試者的社會樸實或幼稚水平。 最后,再根據(jù)被試者在四個量表所獲得的粗分,按被試者的年齡、性別常模換算出標準T分,以分析被試者的個性特征。
要點: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EPPS) 1.概述: 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EPPS)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A. L. Edwards)于1953年編制,其依據(jù)是美國心理學家默里(H. A. Murray)于1938年提出的需要理論。
2.內(nèi)容及記分: EPPS共包括225個題目(其中有15個重復題目,用以檢驗反應的一致性),全部題目以平均分配來測量15種需求,成為15個分量表。分別為成就(ach)、順從(def)、秩序(ord)、表現(xiàn)(exh)、自主(aut)、親和(aff)、省察(int):求助(suc)、支配(dom)、謙遜(aba)、慈善(nur)、變異(chg)、堅毅(end)、性愛(het)和攻擊(agg)。 根據(jù)個人所得的15個分數(shù)繪制的剖析圖,即可對個人的心理傾向有個概括的了解。 此外,EPPS還有一個一致性量表,主要是看被試者在回答15個重復的題目上的一致性。如果回答不一致的題目太多,說明被試者在回答時不夠認真或不夠真實,因而該測驗即被認為是無效的。
第十一講 教程第234-237頁 二、投射測驗 (一)羅夏測驗 1.概述: 羅夏測驗(Rorschach Test)是一種投射技術。它是由瑞士精神病學家羅夏(H. Rorschach)于1921年首創(chuàng)的一種測驗。
1.內(nèi)容及施測方法 羅夏測驗是由10張墨跡圖組成,所以又稱墨跡測驗。圖是用墨置紙上折疊而成,其中5張為黑白墨跡圖,2張在黑白墨跡圖上附有紅色墨跡,3張全為彩色墨跡。這10張圖片編有一定的順序,施測時每次出示一張,同時問被試者:“請你告訴我在圖片中看到了什么?或是使你想到了什么?” 主試者對被試者的回答要做詳細記錄,并記錄下對每一圖片回答的時間及完成此測驗的全部時間。全部圖片看完以后,再把圖片逐一遞交被試者,并進行詢問,包括:每一反應是根據(jù)圖片中的哪一部分做出的?引起該反應的因素是什么?對其回答亦要詳做記錄。
2.記分方法 1. 反應的部位 2. 反應的決定因素 3. 反應的內(nèi)容 4. 反應的普遍性 例:如果對第一幅圖片的回答是蝙蝠,便作如下記分: 蝙蝠:WF+AP
(二)主題統(tǒng)覺測驗 1.概述: 主題統(tǒng)覺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TAT)是由美國哈佛大學默里(H. A. Murray)與摩爾根(C. D. Morgan)等于1935年編制而成。
2.內(nèi)容及施測 測驗材料由29張圖片和1張空白卡片組成,圖片都是含義隱晦的情景。依被試者的年齡和性別把圖片組合為四套,分別用于男人(M)、女人(F)、男孩(B)和女孩(G)。每套包括圖片20張,分兩個系列進行測驗,故每個系列實際上只用10張圖片。 施測時每次給予被試者一張圖片,讓其編制一個300字左右的故事,說明圖片中所表現(xiàn)的是怎么回事,事情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將來演變下去可能產(chǎn)生的結果,以及個人的感想等。對其中一張空白的卡片,要求被試者面對著空白的卡片先想象出一幅圖畫,然后根據(jù)想象出的圖畫編制故事。一般可用5分鐘講完故事,要求故事愈生動、愈戲劇化愈好。測驗完畢,和被試者談話一次,以求深入了解和澄清故事的內(nèi)容,并要注意被試者在測驗時的行為反應。 3. 結果分析
第三單元 人格測驗存在的問題 一、人格測驗的目的 目前的人格測驗多數(shù)是把不同的人格維度割裂開來分析,一些進行整體分析的測驗,標準化水平又比較低,在記分和解釋上不夠客觀。故對測驗結果的解釋要十分謹慎。
二、人格測驗的信度和效度 獲得的測驗資料必須滿足信度和效度條件。但是,實在令人遺憾,到目前為止,能完好地滿足這兩條的人格測驗寥寥可數(shù)。 一方面需要我們努力去找出更可信和更有效的人格測驗;另一方面,似乎也更關鍵,即盡量控制一些能夠控制的變量,使它們對資料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的程度,如測驗者的角色、指導語的細微差別、物理環(huán)境的變化,等等。
三、人格測驗的題目 四、測驗分數(shù)的解釋(領會) 人格測驗編制的一個原則是:被試者得到同樣的分數(shù),應該予以同樣的解釋,實際上這樣的解釋是有問題的。如同一種行為對某人來說是良好適應,對另一個人來說也許是適應不良。 人格測驗的另一個弱點是,若想建立一個真正適當?shù)某DJ窍喈斮M事的,對有些測驗似乎就是不可能的,如投射測驗。對客觀性測驗似乎已可以辦到,但這樣做的結果是獎賞了從眾行為,限制了個性的發(fā)展,而且在有些情況下,多數(shù)人的行為未必正常,少數(shù)革新者的行為未必是異常的 五、人格測驗的濫用
第十二講 教程第237-239頁 第四節(jié) 心理評定量表 第一單元 量表的基本原理和分類 一、評定量表的基本原理(領會) 評定量表中量表一詞的原文是“scale”。這個詞,可以用作“尺度”、“標度”、“刻度”、“等級”和“比例尺”等。換句話說,是表示數(shù)量的概念。例如我們在評價一個人好壞時,我們會把這個具體的人,和一般的人比較,并分成若干等級:最好、很好、比較好、一般、較差、很差和最差等,這便是好——差系列的7級評定法。把這樣的方法規(guī)范化,應用于精神癥狀或其它醫(yī)學心理情況的評定,便成為心理評定量表。
二、評定量表的分類 1. 按內(nèi)容分:診斷量表、癥狀量表和其他量表 2. 按評定方式:自評量表和他評量表 3. 按病種分為:抑郁量表、焦慮量表和躁狂量表 三、評定量表的基本內(nèi)容 1. 名稱 2. 項目內(nèi)容 3. 項目定義 4. 項目分級數(shù)量 5. 項目評分標準 四、評定量表的實施過程 1. 準備階段 2. 量表的填表過程 3. 結果換算 4. 評定量表的結果解釋和報告 五、評定量表在心理衛(wèi)生評估中的作用
第二單元 常用自評量表工具 一、90項癥狀清單(應用) 1.概述: 90項癥狀清單(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又名癥狀自評量表,有時也叫做Hopkin`s癥狀清單。現(xiàn)版本由Derogatis編制于1973年。
2.內(nèi)容 本量表共有90個項目,每一個項目均采取5級評分制,具體說明如下: 1.沒有:自覺無該項癥狀。 2.很輕:自覺有該項癥狀,但對受檢者并無實際影響,或影響輕微。 3.中度:自覺有該項癥狀,對受檢者有一定影響。 4.偏重:自覺常有該項癥狀,對受檢者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5.嚴重:自覺該癥狀的頻度和強度都十分嚴重,對受檢者的影響嚴重。 該量表可測查10個范疇的內(nèi)容,相應地分為10個因子,它們分別是: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及有關睡眠和食欲等情況。
3.施測及記分 在開始評定前,先由工作人員把總的評分方法和要求向受檢者交代清楚,然后讓其做出獨立的、不受任何人影響的自我評定。根據(jù)“現(xiàn)在”或“最近一個星期”的實際感覺進行5級評分。 最后評定以總分、各因子的水平以及突出的因子為依據(jù),借以了解病人問題的范疇、表現(xiàn)以及嚴重程度等。 量表也可前后幾次測查,以觀察病情發(fā)展或評估治療效果。
4.應用 由于本量表內(nèi)容量大,反映癥狀豐富,能較準確刻劃病人自覺癥狀的特點。故可廣泛應用于精神科或心理咨詢門診,作為了解就診者或來訪者心理衛(wèi)生問題的一種評定工具。 SCL-90的適用范圍很廣,主要為成年的神經(jīng)癥、適應障礙及其他輕性精神障礙患者,不適合于躁狂癥和精神分裂癥患者。
第十三講 教程第239頁 二、抑郁自評量表(應用) 1.概述: 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由Zung編制于1965年。為美國教育衛(wèi)生福利部推薦的用于精神藥理學研究的量表之一,因使用簡便,能相當直觀地反映病人抑郁的主觀感受,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門診病人的粗篩、情緒狀態(tài)評定以及調(diào)查、科研等。
1.內(nèi)容 SDS共包含20個項目,按癥狀出現(xiàn)的頻度分4級評分:沒有或很少時間、少部分時間、相當多時間、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若為正向評分題,依次評為粗分1、2、3、4分,反向評分題則評為4、3、2、1分。 2.施測及評分 評定表格由評定對象自行填寫,在自評者評定以前,一定要讓他把整個量表的填寫方法及每條問題的涵義都弄明白,然后做出獨立的、不受任何人影響的自我評定。評定的時間范圍是自評者過去一周的實際感覺。 待評定結束以后,把20個項目中的各項分數(shù)相加,即得到總粗分,然后將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數(shù)部分,就得到標準分。按照中國常模結果,SDS總粗分的分界值為41分,標準分為53分。
三、焦慮自評量表(應用) 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由Zung于1971年編制。從量表結構的形式到具體評定方法,都與抑郁自評量表(SDS)十分相似,用于評定焦慮病人的主觀感受。按照中國常模結果,總粗分的正常上限為40分,標準分為50分。
學時14 教程第239-240頁 第三單元 如何提高評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一、常見的評定誤差(領會) 1.嚴格誤差:在評定時評定者吹毛求疵,多方挑剔,給分過嚴,使癥狀分數(shù)集中在量表的高分端。 2.寬容誤差:對任何一個受評定者都選用較優(yōu)的評語,給分過寬,不愿給人作出不好的評定,使癥狀分數(shù)集中在量表的低分端。 3.趨中誤差:有些評定者傾向于把被評定者放在量表的中間,盡量避免作出極端的評定,使癥狀分數(shù)集中在量表的中間段。 以上三種誤差都將縮小分數(shù)的分布范圍而使評定的信度和效度降低。 4.邏輯誤差:有些評定者把他認為相互聯(lián)系的癥狀都作同樣的評定。 5.“光環(huán)”效應:對一個人的看法影響了對具體癥狀的評定,或以偏概全,對某一方面的看法影響了其他方面癥狀的評定。
四、如何減少評定誤差(領會) 1.在評定者作評定之前要對他們進行有關量表評定的訓練,使他們切實把握評定標準,了解所要評定的各種癥狀的具體含義,并熟練評定量表的使用方法。 2.不同的量表適合于不同的對象,除了病種以外,還有年齡或住院和門診的限制。例如抑郁自評量表(SDS)適用于有抑郁癥狀的成人。 3.對于評定量表上的各個點不能只給一個簡單的數(shù)字,而應以重要的關鍵性癥狀作出明確說明,最好為每個等級制定出一評分時的參考指導,對初學者掌握量表的評分有一定幫助。 4.評定等級的劃分不可過細。研究表明,只有受過嚴格訓練的專業(yè)人員才能區(qū)別11個等級,大多數(shù)人對于7級以上就不能作出有效的辨別了,所以通常等級的劃分都在3~7級之間,而以采用5個等級最為常見。 開始評定時,最好由兩位或更多的評定者分別評定,其中一人作為檢查者,其余為觀察者,待各評定者評定的等級差異較小時,才能分別獨立評定。
謝謝!
心理測驗學-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面授班(ppt)
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面授班 心理測驗學
主講:姜長青
北京安定醫(yī)院
第一講 教程第215頁-219頁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一單元 心理測驗的發(fā)展史 要點:首先倡導科學心理測驗的學者是英國生物學家和心理學家高爾登(F. Galton)。(識記) 要點:1890年,卡特爾在《心理》雜志上發(fā)表“心理測驗與測量”一文,這是心理測驗第一次出現(xiàn)于心理學文獻中。(識記) 要點:比內(nèi)(A.Binet)與其助手西蒙(T.Simon)研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個正式的心理測驗。(識記)
心理測驗的發(fā)展 1.操作測驗的發(fā)展 2.團體智力測驗的發(fā)展 3.能力傾向測驗的發(fā)展 4.人格測驗的發(fā)展
第二單元 心理測驗的基本概念 相關點:心理能否測量 1. 什么是測量 2. 測量的理論基礎 3. 測量的量表 知識點:心理測驗的定義 要點:心理測驗:心理測驗就是根據(jù)一定的法則用數(shù)字對人的行為加以確定。即根據(jù)一定的心理學理論,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給人的行為確定出一種數(shù)量化的價值。(識記)
要點:三個基本的要素(領會) 1.行為樣本:是指有代表性的樣本,或者說根據(jù)某些條件所取得的標準樣本。 2.標準化:是指測驗編制、實施、記分以及測驗分數(shù)解釋程序的一致性。 3.難度的客觀測量:現(xiàn)代心理測驗編制的一個普遍原則。
知識點:心理測驗的性質(zhì)(領會) 1. 心理測量的間接性 2. 心理測量的相對性 3. 心理測量的客觀性
第二講 教程第219-223頁 第三單元 心理測驗的分類 心理測驗分類簡表
第四單元 正確對待和使用測驗 要點:正確對待和使用心理測驗必須做到:(領會) 1、測驗使用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資格 2、慎重選擇測驗量表 3、與被試者建立良好的協(xié)調(diào)關系 4、正確解釋測驗結果 5、注意測驗的保密
第五單元 分數(shù)的解釋與交流 知識點:解釋分數(shù)要注意的幾個問題(領會) 1、分數(shù)與他的遺傳特征、測驗前的學習與經(jīng)驗以及 測驗情境的關系。 2、了解測驗的信度、效度資料。 3、不同測驗的分數(shù)不能直接比較。
知識點:如何向當事人報告分數(shù)(領會) 1、使用當事人所理解的語言。 2、要保證當事人知道這個測驗測量或預測什么。 3、要使當事人知道他是和什么團體在進行比較。 4、要使當事人認識到分數(shù)只是一個“最好”的估計。 5、要使當事人知道如何運用他的分數(shù)。 6、要考慮測驗分數(shù)將給當事人帶來什么心理影響。 7、要讓當事人積極參與測驗分數(shù)的解釋。
第六單元 心理測驗與心理咨詢 要點:三種測驗在心理門診中的使用(領會) 智力測驗:可在求助者有特殊要求時及對方有可疑智力障礙的情況下應用; 人格測驗:有助于治療者對求助者人格特征的了解,以便于對其問題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可針對性地開展咨詢與心理治療工作; 心理評定量表:用于檢查求助者某方面心理障礙的存在與否或其程度如何。
第三講 教程第223-224頁 第一節(jié) 智力測驗 1. 智力的概念 2. 智力的結構 第一單元 智商及其計算方法 一、智商的提出 1908年,比西量表修訂版,采用心理年齡的概念 1916年,斯比量表,采用了智商的概念
二、智商的計算辦法 要點:比率智商(識記、應用) 1.概念:是心理年齡與實足年齡的比值。 2.計算方法:IQ=MA/CA×100 3.評價:(1)優(yōu)點:可使不同年齡者的智力水平相互比 較,可以表示一個人的聰明程度。 (2)缺點: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年齡并不與年俱增,導致得出的智力商數(shù)下降。 要點:離差智商(識記、應用) 1.概念:韋克斯勒(D.Wechsler)在編制智力測驗時,提出了此概念。離差智商是采用統(tǒng)計學中的均數(shù)和標準差計算出來的,表示被試者偏離他本人這個年齡組平均成績的量數(shù),是依據(jù)測驗分數(shù)的常態(tài)分布來確定的。 2.計算方法:IQ=100+15(X-M)/S X為某人實得分數(shù),M為某人所在年齡組的平均分數(shù),S為該年齡組分數(shù)的標準差。
第四講 教程第225-226頁 第二單元 智力測驗工具 一、個別智力測驗工具 要點:比內(nèi)量表(領會) 1.比內(nèi)-西蒙量表的發(fā)展 (1)1905年的量表有30個由易到難排列的項目,以完成的題目數(shù)量來確定智力的高低。 (2)1908年,比內(nèi)發(fā)表修訂后的比內(nèi)-西蒙量表,使總數(shù)達到59個,并把測驗題目按年齡分組,從3歲到15歲,每個年齡的兒童中有一半能通過的題目即屬于這個年齡組的題目。 (3)1911年修訂版。這次修訂沒有重大變化,只是改變了幾種年齡水平分組,并擴展到成人組。
2.斯坦福-比內(nèi)量表的發(fā)展 (1)1916年斯坦福大學推孟(L. Terman)教授修訂了比內(nèi)量表。此量表對比內(nèi)-西蒙量表作了許多修改,增加了近1/3的新題,修改了部分原有題目和部分測題的年齡水平。并在1916年的量表中,首次引入了智力商數(shù)的概念,以IQ作為比較人聰明程度的相對指標。 (2)1937年推孟第一次對斯坦福-比內(nèi)量表進行修訂,修訂后由L和M型兩個等值量表構成。 (3)1960年,推蒙和梅里爾再度合作,將1937年量表L型和M型中的最佳項目合并成單一的量表,稱L-M型。此次修訂除對樣本的代表性較1937年時更廣泛外,重大的改革是采用了韋氏量表的離差智商替代比率智商,其平均數(shù)為100,標準差為16。 (4)1972年,推蒙和梅里爾對斯坦福-比內(nèi)量表又作了一次修訂,測驗本身無修訂,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制定了新的常模,其修訂本于1973年出版。 (5)斯坦福-比內(nèi)量表(第四版)
3.中國比內(nèi)量表的發(fā)展 (1)1916年傳入我國 (2)1924年陸志韋先生在南京發(fā)表了他所修訂的《中國比內(nèi)-西蒙智力測驗》,這套測驗是根據(jù)1916年的斯坦福-比內(nèi)量表修訂的,適合于江浙兒童使用。 (3)1936年又與吳天敏進行了第二次修訂,使用范圍擴大到北方。第二次修訂本對6—14歲兒童被試較為可靠,6歲以下及14歲以上兒童雖能測驗,但準確性稍差。 (4)1979年,吳天敏教授進行了第三次修訂,稱作《中國比內(nèi)測驗》。此次修訂作了較大修改,增刪了部分項目,測題按難度順序排列,測驗對象年齡范圍擴大為2—18歲,基本上每歲3個試題,共計51個題目。在評定成績的方式上,放棄了比率智商,而采用離差智商的計算方法來求IQ.
第五講 教程第226-227頁 要點:韋氏智力量表(領會) 1.中國修訂韋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 我國的修訂本分城市和農(nóng)村兩式,各包括11個分測驗,其中言語部分包括知識、領悟、算術、相似性、數(shù)字廣度、詞匯6個分測驗,操作部分包括數(shù)字符號、圖畫填充、木塊圖、圖片排列、物體拼湊5個分測驗。每個分測驗的項目均從易到難進行排列,完成全部測驗的時間大約為75分鐘。 以上11個分測驗都有各自的記分方法,每個被試者的各項分測驗成績(粗分)最后可換算成以10為平均數(shù),3為標準差的量表分,再根據(jù)各分測驗的量表分計算出言語量表分、操作量表分和總量表分,據(jù)此按被試者的年齡在相應智商表中查出等值的智商,即言語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總智商(FIQ)。
2.韋氏兒童智力量表中國修訂本(WISC-CR) WISC-CR適用于6~16歲的兒童,其形式與成人相似,只是增加了一個迷津測驗,并降低了整個測驗的難度。藍本為WISC-R,城市和農(nóng)村兒童共用一個版本。 WISC-CR共有12個分測驗,屬言語量表的分測驗有常識、類同、算術、詞匯、理解和背數(shù),其中背數(shù)為備用分測驗;屬操作量表的分測驗有填圖、圖片排列、積木圖案、物體拼湊、譯碼和迷津,其中迷津是備用測驗。 備用測驗只能在某一同類測驗因故失效時使用,以背數(shù)替代言語量表中的任一分測驗,或以迷津替代操作量表中任一分測驗。通常備用測驗的分數(shù)不用于計算智商。 WISC-CR的實施程序是先做一個言語測驗,再做一個操作測驗,交替進行,以維持兒童的興趣,避免疲勞和厭倦。其記分基本上和成人智力測驗類似,所不同的是每個分測驗的原始分在轉化為量表分時,是在兒童自己所屬的年齡組內(nèi)進行的。
3.中國韋氏幼兒智力量表(C-WYCSI) 本量表以WPPSI為藍本,但作了很大更改,約2/3的測驗項目作了變換。適用于4歲至6歲半兒童。仿WAIS-RC分城市和農(nóng)村兩套常模。 C-WYCSI的項目和測驗形式與其他兩個韋氏智力量表相似,是WISC-CR向低幼年齡的延伸。它包括言語和操作兩個分量表,前者由知識、圖片詞匯、算術、圖片概括和領悟五個分測驗組成;后者由動物下蛋、填圖、迷津、視覺分析、木塊圖案和幾何圖形六個分測驗組成,但在計算操作智商和全量表智商時實際上只用五個操作分測驗,視覺分析和幾何圖形任選一個,均可在相應的轉換表中查到言語、操作和全量表智商。
對韋氏智力量表的評價 優(yōu)點: 1.測驗具有復雜的結構,不但有言語項目,還有操作項目,可同時提供3個智商分數(shù)和10個分測驗分數(shù)。 2.用離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既克服了計算成人智商的困難,又解決了在智商變異上長期困擾人們的問題。 3.整個韋氏測驗的三套量表互相銜接,適用的年齡范圍可從幼兒到老年。 缺點: 1.韋氏量表對于測量智力極高和極低的被試不大適用。 2.三套量表的銜接性較差。 3.施測程序復雜費時。
第六講 教程第227-230頁 二、團體智力測驗工具 1.陸軍甲種和乙種測驗 2.瑞文漸進測驗 3.多水平團體智力測驗
要點:瑞文漸進測驗(應用) 1.概述:瑞文漸進測驗(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簡稱為瑞文測驗,是由英國心理學家瑞文(J. C. Raven)于1938年設計的一種非文字智力測驗。該測驗是非文字的,它較少受到本人知識水平或受教育程度的影響,努力做到公平,常作為跨文化研究的工具。 2.類型: (1)標準型(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SMP)是瑞文測驗的基本型,于1938年問世,適用于8年級到成人被試,有5個黑白系列; (2)彩色型(Colour Progressive Matrices,CPM)編制于1947年,適用于5.5歲到11歲的兒童及智力落后的成人,分為三個彩色系列; (3)高級型(Advanced Progressive Matrices,AMP),供智力較高者使用。
3.標準型的內(nèi)容: SPM一共由60張圖案組成,按逐步增加難度的順序分成A、B、C、D、E五組,每組圖案都有一定的主題,題目的類型略有不同。每一組中包含12個題目,也按逐步增加難度的方式排列。 每個題目由一幅缺少一小部分的大圖案和作為選項的6至8張小圖案組成,測驗中根據(jù)隱藏在一系列抽象符號和圖案中的規(guī)律,選擇某個小圖案放入到大圖案中缺少的位置中。 4.施測 施測很簡單,每個被試發(fā)一本題冊和一張答卷紙即可。測驗時,只須主試者用例題作一下示范被試就能明白測驗規(guī)則,接著被試者會自己進行下去。測驗結果須先計算出原始分數(shù),然后按常模資料確定被試者的智力等級,一般以百分位常模表示。
第三單元 智力測驗相關的心理學問題 一、智力的發(fā)展變化 童年期迅速增長,青春期增長緩慢,約在25歲達到高峰,以后保持穩(wěn)定到中年后期,在老年期逐漸下降。
二、智力的差異及原因 1.智力的個別差異 2.智力的團體差異 3.智力差異的原因 要點:智力的個別差異(領會) 研究表明,在全人口中,智力分布曲線基本上呈常態(tài),其智力極高(IQ在130以上)與極低(IQ在70以下)者均占少數(shù),智力屬于中常或接近中常(IQ在80~120)之間者約占全體人群的80%。
三、智力測驗的公平性問題 智力測驗經(jīng)常受到的批評是:被試者在測驗上的反應受知識經(jīng)驗的影響,因此對文化背景、教育水平不同的團體是不公平的。 實際上,沒有任何一個測驗能夠對所有的團體同樣公平,因為每種測驗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更好的辦法是根據(jù)亞文化群的特點為不同團體編出不同的測驗。若要使用同一測驗,則要為少數(shù)特殊團體制定單獨的常模。
四、如何理解和解釋智力測驗的結果(領會) 1.不能以一次測驗來確定智力水平 其一,測驗是有誤差的 其二,人的一生中智商會產(chǎn)生許多變化 2.測驗要為智力開發(fā)服務
第七講 教程第231-232頁 人格:人格是個體與其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身心組織,而此一變動緩慢的組織使個體適應環(huán)境時,在需要、動機、興趣、態(tài)度、價值觀念、氣質(zhì)、性格、能力等諸方面,各有不同于其它個體之處。 個性的結構 個性傾向性: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 個性心理特征:能力、氣質(zhì)、性格。
第一單元 人格測驗的方法和種類 一、自陳量表(self-report inventory) 1.概念:自陳量表也稱客觀化測驗,就是讓被試者自己提供關于個人人格特征的報告。 2.編制方法: (1)邏輯分析法 (2)因素分析法 (3)經(jīng)驗法 (4)綜合法
二、投射測驗 1.概念:投射法是指向被試者提供一些未經(jīng)組織的刺激情境,讓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地表現(xiàn)出他的反應,分析反應的結果,便可推斷出他的人格結構。 2.投射技術的種類 (1)聯(lián)想法 (2)構造法 (3)表露法 (4)完成法
第八講 教程第232-233頁 第二單元 人格測驗工具 一、客觀化測驗工具 要點:明尼蘇達多項個性調(diào)查表(應用) 1.概述: 明尼蘇達多項個性調(diào)查表問世于1943年,由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哈特衛(wèi)(S. R. Hathaway)和麥金利( J. C. Mckinley)合作編制而成。
1.內(nèi)容: MMPI一共有566個條目,包括14個分量表,其中10個為臨床量表, 4個為效度量表。 臨床量表是: 1.Hs(Hypochondriasis) 疑病量表 2.D(Depression) 抑郁量表 3.Hy(Hysteria) 癔病量表 4.Pd(Psychopathic deviate) 精神病態(tài)量表 5.Mf(Masculinity-femininity)男子氣、女子氣量表 6.Pa(Paranoia)妄想狂量表 7.Pt(Psychasthenia) 精神衰弱量表 8.Sc(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癥量表 9.Ma(Hypomania)輕躁狂量表 0.Si(Social introversion)社會內(nèi)向量表 效度量表是: 1.Q(Question) 不能回答的問題,或用“?”代表 2.L(Lie) 說謊分數(shù) 3.F(Validity) 詐病量表 4.K(Correction)校正分量表
3.施測與記分 MMPI要求被試根據(jù)問卷中的指導語對題目做出“是”或“否”的回答。測驗分“卡片式”和“手冊式”兩種,可根據(jù)需要選擇使用。既可個別施測,也可團體施測,一般需要45~90分鐘。年齡范圍是16歲以上。 MMPI的記分運用電腦或“套版”統(tǒng)計,可以得出14個量表上不同的得分數(shù),這是原始分。由于每個量表的題目數(shù)量不同,各量表的原始分數(shù)無法比較,因此需要換算成T分數(shù)。如果T分在70以上(按美國常模),或T分在60分以上(中國常模),便視為可能有病理性異常表現(xiàn)或某種心理偏離現(xiàn)象。另外,還要做出得分的剖面圖,以對被試的測試結果作全面、綜合的分析。
第九講 教程第233-234頁 要點:卡氏16種人格因素測驗(應用) 1. 概述: 16種人格因素測驗是美國伊利諾州大學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卡特爾教授(R. B. Cattell)經(jīng)過幾十年的系統(tǒng)觀察、科學實驗,以及用因素分析統(tǒng)計法慎重確定和編制而成的一種精確可靠的測驗。 與其它類似的測驗相比,它能以同等的時間(約40分鐘)測量更多方面的人格特質(zhì),并且可作為了解心理障礙的個性原因及心理障礙診斷的重要手段,也可用于人才選拔。
1.內(nèi)容與施測方法: 16PF英文原版共有5種版本:A、B本為全版本各有187個題目;C、D本為縮減本,各有106個題目;E本適合于文化水平較低的被試者,包括128個題目。1970年經(jīng)劉永和、梅吉瑞修訂,將A、B本合并,發(fā)表了中文修訂本。合并本共有187個測題,分成16個因素,每個因素包括10~13個測題。 2.應用范圍: 可作為了解心理障礙的個性原因及心理障礙診斷的重要手段,也可用于人才的選拔。
第十講 教程第234頁 要點:艾森克人格問卷(應用) 1.概述: 艾森克人格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是英國倫敦大學心理系和精神病學研究所艾森克教授(H. J. Eysenck)編制的,分兒童(7~15歲)和成人(16歲以上)兩種類型。
2.內(nèi)容及記分 EPQ是一種自稱測驗,在成人問卷中包括90個條目(另有11項不記分),兒童問卷中包括81個條目(另有16項不記分)。 這些條目讓被試者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回答“是”或“否”,然后按E(內(nèi)向-外向)、N(神經(jīng)質(zhì))、P(精神質(zhì))和L(掩飾性)四個量表記分,前三者分別代表艾森克人格結構的三個維度,L是后來加進的一個效度量表,但也代表一種穩(wěn)定的人格功能,即反映被試者的社會樸實或幼稚水平。 最后,再根據(jù)被試者在四個量表所獲得的粗分,按被試者的年齡、性別常模換算出標準T分,以分析被試者的個性特征。
要點: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EPPS) 1.概述: 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EPPS)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A. L. Edwards)于1953年編制,其依據(jù)是美國心理學家默里(H. A. Murray)于1938年提出的需要理論。
2.內(nèi)容及記分: EPPS共包括225個題目(其中有15個重復題目,用以檢驗反應的一致性),全部題目以平均分配來測量15種需求,成為15個分量表。分別為成就(ach)、順從(def)、秩序(ord)、表現(xiàn)(exh)、自主(aut)、親和(aff)、省察(int):求助(suc)、支配(dom)、謙遜(aba)、慈善(nur)、變異(chg)、堅毅(end)、性愛(het)和攻擊(agg)。 根據(jù)個人所得的15個分數(shù)繪制的剖析圖,即可對個人的心理傾向有個概括的了解。 此外,EPPS還有一個一致性量表,主要是看被試者在回答15個重復的題目上的一致性。如果回答不一致的題目太多,說明被試者在回答時不夠認真或不夠真實,因而該測驗即被認為是無效的。
第十一講 教程第234-237頁 二、投射測驗 (一)羅夏測驗 1.概述: 羅夏測驗(Rorschach Test)是一種投射技術。它是由瑞士精神病學家羅夏(H. Rorschach)于1921年首創(chuàng)的一種測驗。
1.內(nèi)容及施測方法 羅夏測驗是由10張墨跡圖組成,所以又稱墨跡測驗。圖是用墨置紙上折疊而成,其中5張為黑白墨跡圖,2張在黑白墨跡圖上附有紅色墨跡,3張全為彩色墨跡。這10張圖片編有一定的順序,施測時每次出示一張,同時問被試者:“請你告訴我在圖片中看到了什么?或是使你想到了什么?” 主試者對被試者的回答要做詳細記錄,并記錄下對每一圖片回答的時間及完成此測驗的全部時間。全部圖片看完以后,再把圖片逐一遞交被試者,并進行詢問,包括:每一反應是根據(jù)圖片中的哪一部分做出的?引起該反應的因素是什么?對其回答亦要詳做記錄。
2.記分方法 1. 反應的部位 2. 反應的決定因素 3. 反應的內(nèi)容 4. 反應的普遍性 例:如果對第一幅圖片的回答是蝙蝠,便作如下記分: 蝙蝠:WF+AP
(二)主題統(tǒng)覺測驗 1.概述: 主題統(tǒng)覺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TAT)是由美國哈佛大學默里(H. A. Murray)與摩爾根(C. D. Morgan)等于1935年編制而成。
2.內(nèi)容及施測 測驗材料由29張圖片和1張空白卡片組成,圖片都是含義隱晦的情景。依被試者的年齡和性別把圖片組合為四套,分別用于男人(M)、女人(F)、男孩(B)和女孩(G)。每套包括圖片20張,分兩個系列進行測驗,故每個系列實際上只用10張圖片。 施測時每次給予被試者一張圖片,讓其編制一個300字左右的故事,說明圖片中所表現(xiàn)的是怎么回事,事情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將來演變下去可能產(chǎn)生的結果,以及個人的感想等。對其中一張空白的卡片,要求被試者面對著空白的卡片先想象出一幅圖畫,然后根據(jù)想象出的圖畫編制故事。一般可用5分鐘講完故事,要求故事愈生動、愈戲劇化愈好。測驗完畢,和被試者談話一次,以求深入了解和澄清故事的內(nèi)容,并要注意被試者在測驗時的行為反應。 3. 結果分析
第三單元 人格測驗存在的問題 一、人格測驗的目的 目前的人格測驗多數(shù)是把不同的人格維度割裂開來分析,一些進行整體分析的測驗,標準化水平又比較低,在記分和解釋上不夠客觀。故對測驗結果的解釋要十分謹慎。
二、人格測驗的信度和效度 獲得的測驗資料必須滿足信度和效度條件。但是,實在令人遺憾,到目前為止,能完好地滿足這兩條的人格測驗寥寥可數(shù)。 一方面需要我們努力去找出更可信和更有效的人格測驗;另一方面,似乎也更關鍵,即盡量控制一些能夠控制的變量,使它們對資料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的程度,如測驗者的角色、指導語的細微差別、物理環(huán)境的變化,等等。
三、人格測驗的題目 四、測驗分數(shù)的解釋(領會) 人格測驗編制的一個原則是:被試者得到同樣的分數(shù),應該予以同樣的解釋,實際上這樣的解釋是有問題的。如同一種行為對某人來說是良好適應,對另一個人來說也許是適應不良。 人格測驗的另一個弱點是,若想建立一個真正適當?shù)某DJ窍喈斮M事的,對有些測驗似乎就是不可能的,如投射測驗。對客觀性測驗似乎已可以辦到,但這樣做的結果是獎賞了從眾行為,限制了個性的發(fā)展,而且在有些情況下,多數(shù)人的行為未必正常,少數(shù)革新者的行為未必是異常的 五、人格測驗的濫用
第十二講 教程第237-239頁 第四節(jié) 心理評定量表 第一單元 量表的基本原理和分類 一、評定量表的基本原理(領會) 評定量表中量表一詞的原文是“scale”。這個詞,可以用作“尺度”、“標度”、“刻度”、“等級”和“比例尺”等。換句話說,是表示數(shù)量的概念。例如我們在評價一個人好壞時,我們會把這個具體的人,和一般的人比較,并分成若干等級:最好、很好、比較好、一般、較差、很差和最差等,這便是好——差系列的7級評定法。把這樣的方法規(guī)范化,應用于精神癥狀或其它醫(yī)學心理情況的評定,便成為心理評定量表。
二、評定量表的分類 1. 按內(nèi)容分:診斷量表、癥狀量表和其他量表 2. 按評定方式:自評量表和他評量表 3. 按病種分為:抑郁量表、焦慮量表和躁狂量表 三、評定量表的基本內(nèi)容 1. 名稱 2. 項目內(nèi)容 3. 項目定義 4. 項目分級數(shù)量 5. 項目評分標準 四、評定量表的實施過程 1. 準備階段 2. 量表的填表過程 3. 結果換算 4. 評定量表的結果解釋和報告 五、評定量表在心理衛(wèi)生評估中的作用
第二單元 常用自評量表工具 一、90項癥狀清單(應用) 1.概述: 90項癥狀清單(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又名癥狀自評量表,有時也叫做Hopkin`s癥狀清單。現(xiàn)版本由Derogatis編制于1973年。
2.內(nèi)容 本量表共有90個項目,每一個項目均采取5級評分制,具體說明如下: 1.沒有:自覺無該項癥狀。 2.很輕:自覺有該項癥狀,但對受檢者并無實際影響,或影響輕微。 3.中度:自覺有該項癥狀,對受檢者有一定影響。 4.偏重:自覺常有該項癥狀,對受檢者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5.嚴重:自覺該癥狀的頻度和強度都十分嚴重,對受檢者的影響嚴重。 該量表可測查10個范疇的內(nèi)容,相應地分為10個因子,它們分別是: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及有關睡眠和食欲等情況。
3.施測及記分 在開始評定前,先由工作人員把總的評分方法和要求向受檢者交代清楚,然后讓其做出獨立的、不受任何人影響的自我評定。根據(jù)“現(xiàn)在”或“最近一個星期”的實際感覺進行5級評分。 最后評定以總分、各因子的水平以及突出的因子為依據(jù),借以了解病人問題的范疇、表現(xiàn)以及嚴重程度等。 量表也可前后幾次測查,以觀察病情發(fā)展或評估治療效果。
4.應用 由于本量表內(nèi)容量大,反映癥狀豐富,能較準確刻劃病人自覺癥狀的特點。故可廣泛應用于精神科或心理咨詢門診,作為了解就診者或來訪者心理衛(wèi)生問題的一種評定工具。 SCL-90的適用范圍很廣,主要為成年的神經(jīng)癥、適應障礙及其他輕性精神障礙患者,不適合于躁狂癥和精神分裂癥患者。
第十三講 教程第239頁 二、抑郁自評量表(應用) 1.概述: 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由Zung編制于1965年。為美國教育衛(wèi)生福利部推薦的用于精神藥理學研究的量表之一,因使用簡便,能相當直觀地反映病人抑郁的主觀感受,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門診病人的粗篩、情緒狀態(tài)評定以及調(diào)查、科研等。
1.內(nèi)容 SDS共包含20個項目,按癥狀出現(xiàn)的頻度分4級評分:沒有或很少時間、少部分時間、相當多時間、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若為正向評分題,依次評為粗分1、2、3、4分,反向評分題則評為4、3、2、1分。 2.施測及評分 評定表格由評定對象自行填寫,在自評者評定以前,一定要讓他把整個量表的填寫方法及每條問題的涵義都弄明白,然后做出獨立的、不受任何人影響的自我評定。評定的時間范圍是自評者過去一周的實際感覺。 待評定結束以后,把20個項目中的各項分數(shù)相加,即得到總粗分,然后將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數(shù)部分,就得到標準分。按照中國常模結果,SDS總粗分的分界值為41分,標準分為53分。
三、焦慮自評量表(應用) 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由Zung于1971年編制。從量表結構的形式到具體評定方法,都與抑郁自評量表(SDS)十分相似,用于評定焦慮病人的主觀感受。按照中國常模結果,總粗分的正常上限為40分,標準分為50分。
學時14 教程第239-240頁 第三單元 如何提高評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一、常見的評定誤差(領會) 1.嚴格誤差:在評定時評定者吹毛求疵,多方挑剔,給分過嚴,使癥狀分數(shù)集中在量表的高分端。 2.寬容誤差:對任何一個受評定者都選用較優(yōu)的評語,給分過寬,不愿給人作出不好的評定,使癥狀分數(shù)集中在量表的低分端。 3.趨中誤差:有些評定者傾向于把被評定者放在量表的中間,盡量避免作出極端的評定,使癥狀分數(shù)集中在量表的中間段。 以上三種誤差都將縮小分數(shù)的分布范圍而使評定的信度和效度降低。 4.邏輯誤差:有些評定者把他認為相互聯(lián)系的癥狀都作同樣的評定。 5.“光環(huán)”效應:對一個人的看法影響了對具體癥狀的評定,或以偏概全,對某一方面的看法影響了其他方面癥狀的評定。
四、如何減少評定誤差(領會) 1.在評定者作評定之前要對他們進行有關量表評定的訓練,使他們切實把握評定標準,了解所要評定的各種癥狀的具體含義,并熟練評定量表的使用方法。 2.不同的量表適合于不同的對象,除了病種以外,還有年齡或住院和門診的限制。例如抑郁自評量表(SDS)適用于有抑郁癥狀的成人。 3.對于評定量表上的各個點不能只給一個簡單的數(shù)字,而應以重要的關鍵性癥狀作出明確說明,最好為每個等級制定出一評分時的參考指導,對初學者掌握量表的評分有一定幫助。 4.評定等級的劃分不可過細。研究表明,只有受過嚴格訓練的專業(yè)人員才能區(qū)別11個等級,大多數(shù)人對于7級以上就不能作出有效的辨別了,所以通常等級的劃分都在3~7級之間,而以采用5個等級最為常見。 開始評定時,最好由兩位或更多的評定者分別評定,其中一人作為檢查者,其余為觀察者,待各評定者評定的等級差異較小時,才能分別獨立評定。
謝謝!
心理測驗學-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面授班(ppt)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wǎng)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wǎng)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nèi)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wǎng)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wǎng)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jīng)本網(wǎng)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wǎng)站。本網(wǎng)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nèi)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chǎn)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準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jīng)營策劃方案培訓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質(zhì)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chǎn)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資料固定資產(chǎn)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勞資關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jīng)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管理辦公總務管理財務管理制度質(zhì)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chǎn)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chǎn)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diào)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
- 10跟我學禮儀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