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AY—宜家之路

 284

在中國大中型城市,很多消費者都聽過或選擇過宜家家居(IKEA)的產品。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宜家的物美價廉,宜家的優(yōu)質服務,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其供應鏈上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精心設計:供應商管理、倉庫管理、獨特的運輸服務。

  宜家的成功之路,不僅是效益之路,更是責任之路。我們可以想象,對于這樣一個大規(guī)模的跨國制造業(yè)巨頭,琳瑯滿目的成品背后關聯(lián)著怎樣一個復雜和大型的供應商網絡!我們可以仔細來看看,宜家如何在運營活動中推動整條供應鏈的企業(yè)社會責任。

  在供應鏈社會責任的管理實踐上,宜家做得最突出的是其采購行為準則,即宜家家居物品采購方式(The IKEA way on Purchasing Home Furnishing Products,簡稱IWAY)。IWAY是宜家于2000年向其供應商頒布的一項行為準則。要想成為宜家的供應商,必須達到IWAY的嚴格標準。在2000年,宜家面臨著與其他大型跨國企業(yè)一樣的挑戰(zhàn):消費者逐步意識到他們要清楚產品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而NGO與媒體也日益關注勞工問題,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工廠的運營狀況。不同的是,宜家在那時候就意識到供應鏈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切實行動,而有的跨國企業(yè)卻視而不見,成為了眾矢之的。

  具體來說,IWAY分為三大領域,即外部環(huán)境、社會責任與工作條件、木制產品。三大領域下共有十九個方面,從環(huán)境改善、地面污染、童工問題到社團自由、種植人造林等,都有明確的要求,可謂涉及到供應商社會責任的方方面面。

  在IWAY的具體實施方面,宜家使用其IWAY四級階梯模式來實現(xiàn)供應商從低級到高級漸進式的社會責任發(fā)展。為了保證四階段階梯模式的成功實施,IWAY詳細列出了以下的具體要求。

 ?。?)傳授要求:要求供應商將IWAY標準傳授給員工與上游供應商,并保證實行;

  (2)啟動要求:潛在供應商至少需要達到一級水平,才可能與宜家建立合作關系;

 ?。?)審核要求:宜家供應商應支持由宜家內部審核員或宜家認可的獨立審核機構現(xiàn)場核查;

  (4)改正措施:針對審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宜家要求供應商提供一份詳盡改進方案;

 ?。?)通過認證:當問題完全糾正后,該供應商被視為通過了IWAY認證,同時承諾持續(xù)改進,并接受至少兩年一次的重新審核。

  這樣的實施方法,使得宜家的供應商始終保持在較高的企業(yè)社會責任水平,很好地回應了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IWAY體系通過持續(xù)改善、定期重新審核等方式,保證了具有高水準社會責任的供應商與宜家公司共同發(fā)展。
 宜家 之路

擴展閱讀

  一位正在籌備創(chuàng)業(yè)的朋友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人力資源配備多是朋友+親戚。首選因素是信得過,能力居次。但是隨著企業(yè)正常運轉起來,需要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時,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伙伴已不能滿足企業(yè)發(fā)展的要

  作者:姜燕芬詳情


你宜家了嗎?   2023.03.20

自1888年西爾斯amp;#8226;羅伯克公司出版了它的第一本商品目錄起,目錄銷售就開始得到商家們的青睞。目錄營銷是指運用目錄作為傳播信息載體,并通過直郵渠道向目標市場成員發(fā)布,從而獲得對方直接反映

  作者:陳亮詳情


絲綢和瓷器都曾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符號,古絲綢之路綿延數(shù)萬里,為阿拉伯,歐洲帶去了中華文明.而天下一人也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被絲綢的光彩奪目,琳瑯滿目、巧奪天工、飄逸靈秀所感動,也感覺到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

  作者:黃勇詳情


中國的市場運轉周期比其他市場進退的更快也更激烈。變化是中國的一種特質,品牌生存的環(huán)境正劇烈的變化,平均6個月時間,就可以讓競爭品牌復制任何新產品,以美國市場為例,一般耐用品的滲透期是15年,在中國僅為

  作者:吳金河詳情


系列專題:培訓公司成長之惑以文會友,有點老派,講究交人先交心。交心,就得講真話,這在浮躁的金錢年代,的確顯得很奢侈。見人說神話,見鬼說人話,見到不人不鬼說江湖話,見到好朋友才能說出真心話。經常寫專業(yè)文

  作者:葉敦明詳情


工業(yè)品經銷商,其角色還鮮為人知。前臺的工業(yè)品企業(yè)尚未揚名于社會,后臺的經銷商們也只能默然無聲。大眾對工業(yè)品經銷商的認知,可能是還停留在“一間門臉、一部電話、一輛貨車、二個伙計、三五個關系圈”的階段。最

  作者:葉敦明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