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國自己的評級機構,現(xiàn)在正是時候

 作者:魏廣巨    419

2008年的金融危機和2011年的歐債危機把國際三大信用評級機構推到了風口浪尖。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似乎成為了制造危機的幫兇,一時間口誅筆伐之聲不絕于耳??v觀危機爆發(fā)前后的幾十年里,國際三大評級機構壟斷了國際評級市場,通過直接投資、收購和控股等方式操控世界評級的話語權。以2007年為例:全球評級市場總規(guī)模約45億美元,三家機構總收入超過42.7億美元,占市場份額的95%。而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世界最大的債權國,伴隨著經濟的騰飛和民族的崛起,應該在評判各國信用風險方面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建立自己的評級機構并走向世界,現(xiàn)在正是時候。
    中國金融市場需要更專業(yè)的評級機構
    信用是金融產業(yè)順利發(fā)展的載體,信用評級一方面可以為投資者和金融監(jiān)管部門提供客觀、獨立的參考數據,降低由于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投資風險;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上市公司和企業(yè)降低融資成本,依靠良好的信用評級可以更輕松地獲得貸款和融資。所以評級機構對金融市場有著“辯善惡、分良莠”的積極作用。
    而目前的中國金融市場對三大評級巨頭還有很強的依賴性,但是鑒于中國的國情和金融法規(guī)與國際金融市場還有很大的差別,對國家金融政策和投資人的心理動向也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外部的信用評級結果對國內金融市場難免有“水土不服”的癥狀。2010年7月,大公國際資信評估公司發(fā)表自己的主權信用評級排名,其結果與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排名大相徑庭: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高于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和多數其它大型經濟體。因此,未來中國應大力建設和發(fā)展本土的評級機構,當其權威性得到廣泛認可之后,走向國際市場。在此過程中,中國金融市場應該以“雙重評級”的模式為過渡,——更多側重本土評級機構的建議,最終只采用本土評級機構的數據結果。正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第三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強調:三大評級機構對企業(yè)經營和金融風險預估不足,長期采用“順周期”  的行為擴大了經濟周期的波動性;因此未來我們要建立本土的專業(yè)評級機構,采用與之相反的“逆周期”方式,做到未雨綢繆,居安思危。未來,隨著中國本土的評級機構逐步走向國際市場,中國將會在世界金融市場增加更多的話語權。
    評級機構的產品設計和監(jiān)管
    中國目前有80多家專業(yè)評級機構,獲得中國證監(jiān)會證券市場資信評級業(yè)務許可的已有5家,其中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是唯一加本土公司。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需要快速壯大和提升。如何實現(xiàn)本土評級機構將康的發(fā)展?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產品設計和嚴格監(jiān)管。
    信用評級作為一種甄別機制,其獨特的市場角色和責任決定了其產品設計的特殊性:參與市場競爭但不能完全推向市場。評級機構為企業(yè)設計產品,同時又收取企業(yè)的費用,利益的驅使必然造成企業(yè)“評級選購”的做法,即企業(yè)選擇提供對自己最有利評級的機構為合作伙伴,導致評級機構的結果具有導向性,質量出現(xiàn)問題。此次歐債危機的爆發(fā)揭露出了這樣的弊端:很多發(fā)達經濟體的投資人、監(jiān)管機構和媒體批評三大評級機構給予某些金融產品AAA最佳評級,在金融危機之后卻變成了“有毒資產”,導致了上百億美元的蒸發(fā);同時批評者還稱在降低某些債臺高筑的歐元區(qū)經濟體的評級方面,評級機構動作滯后,例如西班牙,在危機爆發(fā)之后長期持有AAA評級。
    另一方面,評級機構的監(jiān)管問題。和其他金融實體一樣,評級機構也需要有所謂的“信用等級”。對評級機構加強監(jiān)管,令其公正客觀的提供甄別服務是保證本土評級機構長足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有一種可行的做法是將評級機構脫離現(xiàn)在的金融產業(yè)利益鏈,由銀監(jiān)會、企業(yè)代表和投資人代表成立獨立的監(jiān)管機構共同監(jiān)管。監(jiān)管機構統(tǒng)一收取費用,按照評級機構的實際表現(xiàn)和檢驗結果支付。同時,將評級機構推向市場,投資人根據對評級機構產品質量的認可度支付費用。通過幾家成規(guī)模的、專業(yè)的評級機構相互競爭,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
    當然,鑒于評級機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筆者建議通過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來加強進入該行業(yè)的壁壘。通過對潛在進入者資質的審查、專業(yè)性的考量、以及不良記錄的調查等等硬性約束條件有效過濾不合格的申請,保持評級機構的高素質和高專業(yè)性。
    中國評級機構的未來
    中國的評級機構在做大、做強的基礎之上,如果想在世界金融市場上得到應有的話語權還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難。為了能贏得國際客戶的信任,就需要樹立高水準的客觀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需要擺脫“民族品牌”的印象,比較直接的辦法是在所服務的區(qū)域實現(xiàn)本土化。在不同的區(qū)域建立分支機構或者兼并、收購同行企業(yè)是擴張的有效辦法,而形式上擴張的背后還需要對當地區(qū)域問題有深刻的理解。這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實行人才的本土化戰(zhàn)略。雇傭當地的高端人才有利于對于當地金融環(huán)境、市場特點、客戶心理以及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guī)都會有較深刻的研究。這種情況之下做出的信用評級結果和調查報告具備很高的可信性,更容易贏得當地投資者和企業(yè)的信任。世界三大評級機構在全球設有87個分支機構,而90%的核心職位和高級管理者都是有當地人擔任,中層以下的員工和管理者基本實現(xiàn)100%的本土化。每年有87%的分析報告是由“完全本土化的團隊”做出的。以標準普爾為例:在歐洲已有25年的歷史,所有的歐洲主權評級資深分析師都是居住在歐洲的歐洲人。另外、和當地政府、監(jiān)管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認真履行企業(yè)的社會責任都是提升公眾信任度的上佳途徑。
    2012年外部的經濟環(huán)境會變得更加不確定,目前歐美經濟復蘇緩慢,三大國際評級機構遭受質疑,證明其“公信力”正在喪失,此時正是中國本土評級機構樹立公信力、取得長足進步和發(fā)展得的良好時機。


作者系正略鈞策管理咨詢顧問,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公司及作者名稱,如需采訪、約稿,請聯(lián)系010-59082963/2979。

 自己的 立中 評級 正是 機構 建立 時候 現(xiàn)在 自己 中國

擴展閱讀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導師在蘇州主講第247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tǒng)》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中集集團、中鹽集團、中國建材、花園集團、深南電路、中原證券、空軍裝備5720等多家大型企業(yè)

  作者:姜上泉詳情


2024年9月9日–10日,姜上泉導師在中國郵政集團重慶公司訓練輔導降本增效系統(tǒng)。重慶郵政90多位財經人員參加了訓戰(zhàn)輔導。2天降本增效訓戰(zhàn)輔導,針對郵政速運的經營特點,姜上泉導師重點分享了降本增效五階

  作者:姜上泉詳情


2024年8月22日—8月24日,姜上泉導師在北京主講第244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tǒng)》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中國建材、宇通客車、建龍集團、中國鐵路物資股份、中國遠大集團、中航物資裝備等多家500強企

  作者:姜上泉詳情


2024年8月15日—8月17日,姜上泉導師在武夷山主講第243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tǒng)》方案訓戰(zhàn)營。來自福建省各地市的175位企業(yè)董事長、總經理及經管人員參加了訓戰(zhàn)。姜上泉導師重點分享了降本增效系

  作者:姜上泉詳情


2024年6月13日—6月15日,姜上泉導師在廣州主講第238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tǒng)》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中國平安、科達股份、溫氏集團、東凌集團、德聯(lián)集團、德賽科技股份、三七互娛網絡科技、湖南郴電

  作者:姜上泉詳情


2024年5月24日—5月26日,姜上泉導師在泉州主講第237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tǒng)》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來自福建省各地市的136位企業(yè)董事長、總經理及中高層經管人員參加了3天2夜《利潤空間—降本

  作者:姜上泉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