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高糧食產量上做文章

 256

——關于世界糧食價格上漲的對話(上)

  ●本報編輯 羅春華 吳成良●本報駐外記者 任 彥 黃培昭 馬小寧●中國科學院農業(yè)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楊 軍

  現(xiàn) 實

  發(fā)展中國家和低收入人群受糧價上漲影響最大

  編輯:2007年,世界谷物價格大幅上漲,其中小麥上漲了112%,玉米上漲47%,大豆上漲75%。糧價暴漲對人口眾多的發(fā)展中國家,如印度和埃及,特別是非洲國家的居民生活造成了哪些直接影響?

  任彥(本報駐印度記者):印度大米的價格如今是一路猛漲,1公斤大米的價格已由原來的20盧比(1美元約合40盧比)漲到現(xiàn)在的40盧比;小麥的供應情況更糟,去年下半年,印度已經開始進口小麥。印度著名經濟學家潘南第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過去一直對6000萬噸的糧食儲備感到沾沾自喜,但現(xiàn)在儲備糧倉快被掏空了,只剩下不到1800萬噸。”

  印度糧食短缺導致食品價格一路飛漲,使部分居民的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據(jù)印度《經濟時報》公布的數(shù)據(jù):在過去一年里,印度食品價格普遍上漲至少30%。城市里已有很多貧民因食品漲價而揭不開鍋了。

  黃培昭(本報駐埃及記者):自去年以來,埃及的生活必需品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尤其是面粉、大餅、肉類、蔬菜等價格上漲的幅度很大,有的價格甚至漲到了以前的兩倍以上。埃及媒體形容物價“像得了神經病一樣瘋漲”。

  整個非洲的形勢更加嚴峻。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稱,目前有數(shù)千萬人急需救濟,尤其是非洲南部的馬拉維、津巴布韋、莫桑比克等國已面臨饑荒,那里至少有1200萬人嚴重缺糧。干旱和農業(yè)經營不善原是非洲糧食短缺的主要原因,現(xiàn)在又遭遇全球性的糧食大漲價,這無疑使非洲“雪上加霜”。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的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所長布勞恩認為,從長期看,糧價上漲會導致更多的人營養(yǎng)不良,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饑餓和營養(yǎng)不良的人口到2020年將會翻上一番。

  原 因

  需求強勁使糧價高企 短期難以回落

  編輯:這一輪的糧價上漲已經持續(xù)了近兩年。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的最新報告稱,2008年全球谷物產量雖大幅增加,但價格預計仍將居高不下。如何預期國際市場糧價的短期和長期走勢?

  楊軍:從2006年以來,世界糧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這主要體現(xiàn)在糧食價格上漲和國際糧食庫存減少兩個方面。從短期來看,糧食價格還會進一步上漲,2008年1月,國際市場小麥價格同比上年已經上漲了83%;但長期來看(10年左右),糧食價格將會趨于平衡,而且可能會有所回落。回溯近一個世紀主要農產品(大米、小麥和玉米)價格的變化趨勢會發(fā)現(xiàn),價格雖有波動,但實際價格在不斷降低。人口增長、發(fā)展中國家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這些因素雖然在客觀上增加了糧食需求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糧價的上漲,但這些因素并不是驅動糧價上漲的新因素,長期以來,這些因素伴隨著世界人口及經濟的增長和發(fā)展一直存在。技術的進步和推廣使糧食產量得到了大幅提高,這才是決定糧食價格的主導因素。隨著新技術的研發(fā)和推廣,糧食價格遠景將趨于穩(wěn)定,并實現(xiàn)一種新的平衡。

  生物燃料是本輪糧價上漲的主要驅動因素

  編輯:如果排除人口增長和經濟發(fā)展等長期因素的影響,決定本輪糧價上漲的新的驅動因素有哪些?

  馬小寧(本報駐美國記者):美國世界政策研究所所長布朗認為,美國的生物能源政策是導致食品價格上漲的主因,當今世界正面臨一場日益逼近的糧食危機。歷史上歷次糧食危機的罪魁禍首都是氣候異常導致的各種自然災害,這次危機產生的原因則是多重的,包括灌溉水源的匱乏,糧食作物用于燃料生產以及人口增長需求上升等。這些因素結合起來使危機更加復雜化,他預言世界谷物的價格走勢,就像油價由低到高的發(fā)展,正處于上升期的開始。

  楊軍:總體上說,這一輪糧價上漲主要驅動因素有: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生物燃料發(fā)展;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快速增長;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全球氣候變化,糧食主要出口國所遭遇的嚴重自然災害等。這次糧食價格上漲與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相關性很高。國際能源價格上漲,驅動許多國家尋找新的替代能源,這導致2000年以來,全球生物燃料快速發(fā)展。2000年,世界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產量分別僅為180億升和不足10億升,到2006年分別達到了380億升和60億升。這一輪糧價上漲,最重要的驅動因素就是生物能源的發(fā)展。

  任彥:不同國家和地區(qū)情況可能有所不同。印度國際大學農業(yè)研究專家辛格教授認為,印度由產糧大國變成缺糧國,首要原因是政府“以城市為中心”的經濟政策所致。印度政府最近幾年實施的經濟政策多以城市為中心,沒有照顧到農村的經濟發(fā)展。城市高樓林立,廣大農村依舊破敗不堪。農業(yè)投入嚴重不足,導致農業(yè)生產力日益降低,糧食產量因此逐年遞減。加上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糧食產量嚴重下跌,而人口卻快速增加,造成糧食安全問題日益嚴重。

  應 對

  提高農業(yè)生產力 確保糧食安全

  編輯:目前,國際上應對糧價上漲采取了哪些措施?發(fā)展中國家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國際糧價上漲對本國糧食安全的影響?

  楊軍:為減少谷物價格上漲對國內食品消費的影響,各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進口關稅,增加食品補貼,對基本食品的出口征收關稅等。但從根本上說,發(fā)展中國家還應注重農業(yè)科技和農業(yè)基礎設施投資、科技推廣和耕地保護等,在提高糧食產量上做文章。其次,要保證適度儲備,穩(wěn)定糧食價格,防止突發(fā)事件導致的短期糧食供給不足。另外,對容易受到糧食安全威脅的貧困人群提供一定的幫助。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制,提供適度的救濟,保護收入較低城市和農村人口的“口糧安全”問題。

  任彥:印度政府已于近日宣布,停止大米出口,以保證國內市場供應,平抑大米價格。 “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過去很長時間都因為饑荒問題而陷入動蕩不安之中。因此,此次遭遇糧食危機,印度政府和民眾都異常敏感和關切。”印度一位社會學專家對記者說。為了保障糧食安全,印度政府已經開始重視農業(yè)發(fā)展。如剛剛公布的新的財政年度預算,就增加了對農業(yè)的投入比例,并且出臺一系列扶持農業(yè)發(fā)展的相關政策。“進口糧食只能是權宜之計,重視農業(yè),切實提高本國的農業(yè)生產力,這才是治本之道。”

  黃培昭:國際市場糧價高企,促使埃及政府調整農業(yè)政策,開始加大對農業(yè)尤其是糧食生產的投入,對愿意多種糧食的農民予以政策上的傾斜和支持,提高農民的耕種技能,對農民在農產品加工和糧食工業(yè)方面加強培訓。與此同時,政府還降低小麥、玉米、大豆、肉類、魚類和牛奶等戰(zhàn)略性糧食物資的關稅。埃及政府還根據(jù)國內市場的需求,制定種植蔬菜和水果的政策,盡量推動糧食進口來源多元化,以避免形成對某些國家的嚴重依賴等。

 糧食產量 做文章 上做 做文 糧食 產量 提高 文章

擴展閱讀

做動漫,孔祥林覺得也要從優(yōu)勢切入。 雖然國內原創(chuàng)、發(fā)行、衍生品開發(fā)三大平臺并不成熟,但全球72的動漫衍生品來自中國制造,更有58產自珠三角。這一制造優(yōu)勢讓身為繽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繽果動漫連鎖管

  作者:王山詳情


國際糧價再創(chuàng)新高、全球糧食儲備告急、食品短缺在一些國家引發(fā)騷亂……國際糧價再度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之一。另一方面,受農產品產地惡劣天氣,以及高速發(fā)展國家進口需求猛增影響,世界小麥庫存量達30年以來最低,

  作者:朱磊詳情


小俗談銷售:銷售技巧的提高(淺談)本篇介紹的是純技術性的武功招式,學會這些招式并不很難,但想用好她,所向匹敵還需要很好的內功修為(下篇淺談)。我們把銷售工作分為三部分來淺談:1.售前售前工作是最有價值

  作者:劉方詳情


當前,企業(yè)文化是個熱門話題,不論是國有企業(yè)還是民營企業(yè),面對越來越猛烈的經濟大潮的沖擊,都把建設企業(yè)文化作為提升競爭力的法寶,這種意識無疑是正確地。據(jù)一項對世界500強企業(yè)的調查研究表明,這些企業(yè)之所

  作者:劉暉詳情


在糧食與石油孰輕孰重的問題上,高層作出了階段性的選擇,然而如何破解隱藏在問題背后的“發(fā)展”與“資源”之間矛盾,卻需要我們用更長的時間來求解  隨著乙醇汽油在全國一些省市的推廣,燃料乙醇產量已經從200

  作者:崔凱詳情


綜合DCCI Netmonitor2008上半年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以及百度第二季度公司財報發(fā)現(xiàn),百度第二季度在中國市場實現(xiàn)三高:用戶覆蓋人群高、用戶忠誠度高以及總營收收入高,但在國際市場仍面臨挑戰(zhàn),市場表現(xiàn)有待

  作者:傅志華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