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高速發(fā)展歸因于改革

 作者:李佐軍    264

 編者按: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確定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大局,從此以市場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把我國的各項事業(yè)帶入到一個新的歷史發(fā)展階段。回首30年的改革開放歷程,我們在看到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時,也發(fā)現不少“摸著石頭過河”時遇到的問題??偨Y30年發(fā)展的基本經驗,對我們繼續(xù)堅持走市場經濟之路有重要意義。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佐軍就中國改革問題撰寫了一組文章,本報從今天開始陸續(xù)刊登,敬請留意。

  “十年內亂”后的1978年,中國國民經濟瀕于崩潰,人均GDP僅為148美元,遠低于當時巴基斯坦的260美元、印度的248美元,與部分發(fā)達國家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以上更是相去甚遠,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窮困的國家之一。

  以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開端,中國毅然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路線,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30年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fā)展成就,迎來了中國歷史上又一黃金發(fā)展時期。從1978年到2006年,中國GDP增長了57.8倍,年均增長9.7%,遠遠高于同時期世界經濟平均3%左右的增長速度,經濟總量躍升至世界第四;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了85倍,上升為世界第三;國家外匯儲備超過1萬億美元,上升為世界第一;城鎮(zhèn)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34倍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增長了27倍;農村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2000多萬。這種大國持續(xù)高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被國際上許多人稱為“奇跡”。

  究竟是什么原因帶來了中國經濟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這是一個引起國內外無數人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按照增長經濟學的思路,GDP的高速增長是由要素投入增加和要素生產率提高共同帶來的。其中,要素投入包括資本投入、勞動力投入、土地投入和資源投入等;要素生產率或全要素生產率可將制度改革、技術進步和結構變化等都包括在內。

  最近樊綱等人用2005年的GDP和各方面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過去20年平均每年9.5%的經濟增長中有5.5%來自資本積累和勞動力投入等要素投入的增長,其余4%(最近八年是3.7%,前十多年是4.3%)來自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最近美國布魯斯基金會的一項研究也發(fā)現,中國的制造業(yè)在過去20年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是26%。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可主要歸結為制度改革。

  筆者認為,這種分析思路夸大了要素投入、技術進步和結構變化等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縮小了制度改革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原因是它顯著降低了制度改革在經濟增長中的地位。制度改革與其他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并不是處于同一層次,它處于影響因素“金字塔”的塔尖,對其他影響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不僅要素優(yōu)化配置取決于制度改革,而且要素升級(如技術進步等)取決于制度改革,同樣結構變化或分工深化也取決于制度改革。

  增加要素投入在任何體制下都可以做。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也可以大規(guī)模投入土地、資金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但為什么沒有帶來市場經濟體制下同樣的發(fā)展效果?原因是市場體制下的要素投入配置更合理,要素投入的產出更高,要素的升級(如技術進步、人力資源提升、金融深化等)更快,而計劃體制則因為產權不清晰、價格信號不靈活、信息不對稱、激勵不兼容等而達不到同樣效果。因此,所謂要素投入對經濟發(fā)展的貢獻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體制的市場化改革。

  同樣,工業(yè)化、城市化和勞動力轉移等結構變化導致經濟發(fā)展也是表象。工業(yè)化、城市化和勞動力轉移等結構變化都是分工深化的具體表現:工業(yè)化是分工在產業(yè)和產品方面的表現,城市化是分工在區(qū)域人口分布方面的表現,勞動力轉移是分工的動態(tài)形式。分工深化有兩大效應:一是按照斯密的說法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二是可以使勞動力和人口各得其所,但分工深化同時會增加交易量和交易成本。要想獲得較好的分工效益,就必須降低交易成本。而降低交易成本必須依靠制度改革。因此,工業(yè)化、城市化和勞動力轉移等結構變化帶來的經濟發(fā)展必須建立在制度改革的基礎上。

  按照筆者提出和倡導的“人本發(fā)展理論”,中國的高速發(fā)展主要源自制度改革。正是不斷深化的制度改革,促進了資源優(yōu)化配置、資源升級和分工深化,不斷滿足了大多數人,依靠了大多數人,激勵或引導了大多數人,裝備或提升了大多數人,安置或優(yōu)化組合了大多數人,通過人的作用促進了經濟的高速發(fā)展。

  總之,30年的持續(xù)制度改革,調動了中國大多數國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形成了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基本動力。中國經濟的持續(xù)高速發(fā)展歸因于改革。

李佐軍
 高速發(fā)展 歸因于 歸因 高速 改革 發(fā)展 中國

擴展閱讀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導師在蘇州主講第247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tǒng)》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中集集團、中鹽集團、中國建材、花園集團、深南電路、中原證券、空軍裝備5720等多家大型企業(yè)

  作者:姜上泉詳情


2024年9月9日–10日,姜上泉導師在中國郵政集團重慶公司訓練輔導降本增效系統(tǒng)。重慶郵政90多位財經人員參加了訓戰(zhàn)輔導。2天降本增效訓戰(zhàn)輔導,針對郵政速運的經營特點,姜上泉導師重點分享了降本增效五階

  作者:姜上泉詳情


2024年8月22日—8月24日,姜上泉導師在北京主講第244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tǒng)》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中國建材、宇通客車、建龍集團、中國鐵路物資股份、中國遠大集團、中航物資裝備等多家500強企

  作者:姜上泉詳情


2024年8月15日—8月17日,姜上泉導師在武夷山主講第243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tǒng)》方案訓戰(zhàn)營。來自福建省各地市的175位企業(yè)董事長、總經理及經管人員參加了訓戰(zhàn)。姜上泉導師重點分享了降本增效系

  作者:姜上泉詳情


2024年6月13日—6月15日,姜上泉導師在廣州主講第238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tǒng)》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中國平安、科達股份、溫氏集團、東凌集團、德聯集團、德賽科技股份、三七互娛網絡科技、湖南郴電

  作者:姜上泉詳情


2024年5月24日—5月26日,姜上泉導師在泉州主講第237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tǒng)》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來自福建省各地市的136位企業(yè)董事長、總經理及中高層經管人員參加了3天2夜《利潤空間—降本

  作者:姜上泉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