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術(doc)

  文件類別:培訓講義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50K

  下載次數(shù):84

  所需積分:3點

  解壓密碼:qg68.cn

  下載地址:[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卓越生產運營總監(jiān)高級研修班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ATM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術(doc)
第二部分 ATM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術

一、ATM技術的特點

異步轉移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技術是一種全新的電信技術,是融合電路模式和分組模式的優(yōu)點發(fā)展而成的。所謂“轉移模式”,CCITT是這樣定義的,轉移模式就是在電信網路中傳輸、復用和交換的諸方面。而這里指的“異步”與通常所說的數(shù)據(jù)通信中的異步傳輸(如RS-232C)不同,它并非是傳輸碼流的異步,而是指被分組的用戶信息––– 信元不必像TDM中的時隙那樣周期性地出現(xiàn)而占據(jù)固定信道,也就是說信元是動態(tài)占用信道的。
ATM信元是ATM網絡傳送信息的基本載體,CCITT規(guī)定其長度為53字節(jié),分成信頭(Header)和凈荷(Payload)兩部分,信頭為5字節(jié),凈荷為48字節(jié)。依據(jù)其位置不同,在用戶-網絡接口(User Network Interface,UNI)、網絡節(jié)點接口(Network Node Interface,NNI),信元格式略有區(qū)別,如圖1.1。兩者不同之處主要在信頭中,UNI信元信頭中有4比特的一般流量控制段(General Flow Control,GFC)用于用戶一網絡接口的流量控制,以防止信道過載。UNI信頭的虛通道標識(Virtual Path Identifier, VPI)為8比特,虛通路

8 7 6 5 4 3 2 1 1 8 7 6 5 4 3 2 1
信頭(Header) 5 GFC/VPI VPI 1
(5字節(jié)) 6 VPI VCI 2
信元凈荷(Payload)
VCI 3
(48字節(jié)) VCI PT CLP 4
53 HEC 5
ATM信元格式 UNI/NNI信元信頭格式

GFC:一般流量控制,4比特 PT:凈荷類型,3比特
VPI:虛通道標識,8比特/12比特 CLP:信元丟失優(yōu)先級,1比特
VCI:虛通路標識,16比特 HEC:信頭誤碼控制,8比特
圖1.1 ATM信元格式

標識(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 VCI)為16比特,凈荷類型(Payload Type, PT)為3比特,信元丟失優(yōu)先級(Cell Loss Priority, CLP)為1比特,信頭誤碼控制(Header Error Control, HEC)為8比特,而NNI信頭的VPI為12比特,其余與UNI信頭相同。
ATM本質上是一種尋址型特殊分組轉移模式,它將數(shù)字化話音、數(shù)據(jù)及圖像等所有的數(shù)字信息分割成固定長度的數(shù)據(jù)塊,在每個數(shù)據(jù)塊前加上一個包含地址等控制信息的頭(Header),從而構成一個信元(Cell),圖1.2(a)是將















(a) 異步轉移模式(ATM)














(b) 時分復用方式(TDM)
圖1.2 TDM與ATM的比較
待發(fā)送的信息分解成信元并進行多路復用的過程。電路模式中的傳統(tǒng)時分多路復用(TDM)技術,采用周期為125s的幀結構,發(fā)送信息以字節(jié)或比特形式固定加入到每幀內的相應時隙,在連接建立后,不論有無發(fā)送信息,時隙必定屬于該連接,而不能被其它連接占用。圖1.2(b)中所示發(fā)送信道加入每幀內的第3時隙,這種依據(jù)幀內的時隙位置識別通路的復用方式稱為位置復用。而ATM復用方式與分組復用方式有些類似,只要信道上存在的空位置就可將發(fā)送信息組成的信元加入信道,顯然,信元的復用無周期性和固定位置。由于它依靠信頭內的通路標記進行信元的識別、傳送和交換,因此稱作標記復用或統(tǒng)計復用。雖然X.25或以太網、令牌環(huán)等分組交換中也采用標記復用,但由于分組長度在上限范圍內可變,因此每個分組在信道上的位置是任意的,而ATM信元的長度固定,使信元像TDM時隙一樣定時出現(xiàn)。因此,可以采用硬件電路高速地對信頭進行識別、復分接和交換處理,由此可見,ATM復用技術融合了電路模式和分組模式的優(yōu)點。
信元形式的ATM網絡和分組形式的傳統(tǒng)數(shù)據(jù)網絡的本質區(qū)別之一就是ATM網絡采用面向連接的呼叫接續(xù)方式。傳統(tǒng)數(shù)據(jù)網絡如以太網、令牌環(huán)和FDD采
ATM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術(doc)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