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信行業(yè)研究報告

  文件類別:方案報告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00K

  下載次數(shù):166

  所需積分:2點

  解壓密碼:qg68.cn

  下載地址:[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卓越生產運營總監(jiān)高級研修班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中國通信行業(yè)研究報告
第一部份手機市場 6
一、概論 6
1、2002年我國手機行業(yè)回顧 6
(1)2002年GSM手機同比增長率(%)圖 6
(2)2002年GSM手機產銷量品牌占有率前五名圖 7
(3)2002年國產手機產量所占份額(%)圖 8
(4)2002年國產手機銷量所占份額(%)圖 8
(5)2002年手機產銷量100萬部以上的國產手機企業(yè)圖 9
(6)2002年CDMA手機市場 9
(7)產品更新?lián)Q代速度加快 10
(8)核心技術仍受制于人 10
(9)2003年8月電話用戶數(shù),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數(shù)分省情況表 11
(10)2003年8月通信行業(yè)主要業(yè)務完成情況表 12
(11)全球移動電話用戶增長示意圖 13
(12)2005年我國移動通信設備制造商市場份額預測表 13
二、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13
1、中國手機產業(yè)的結構 13
2、中國手機產業(yè)的生產規(guī)模 14
(1)2002年中國手機生產企業(yè)產量表 14
3、國外廠商主導手機市場發(fā)展潮流 15
4、國產手機的崛起 16
(1)2002年國產手機產量所占份額圖 17
(2)2002年國產手機銷量所占份額圖 17
5、技術研發(fā)情況 18
三、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態(tài)勢 19
1、產品策略的變革(機型外觀新型化) 19
2、手機市場競爭趨向大眾消費領域(低價新款化) 20
3、什么樣的手機受歡迎分析 20
(1)中低檔手機最受歡迎 23
(2)購機者最關心“質量是否可靠” 23
(3)黑色手機最受青睞 24
(4)七成用戶是自己花錢購買手機 24
(5)中文手機占主體 24
(6)用戶中有1/4的人在更換手機 24
(7)款式個性化手機 25
(8)能當相機、攝像機的手機 26
(9)可自由下載娛樂節(jié)目、MMS移動劇院手機 26
(10)萬能Java手機 27
(11)藍牙無線傳輸手機 27
(12)標新立異的外型手機 27
(14),能機器溝通的手機 28
4、國產品牌規(guī)?;瘧?zhàn)略分析 28
5、國產品牌形象突破 29
(1)廣告投入的累計效應開始顯現(xiàn) 29
(2)售后服務的重要性日趨明顯 30
6、我國手機的營銷模式分析 30
(1)外國品牌手機營銷策略 30
(2)國產手機的營銷對策 31
7、手機營銷渠道日趨復雜分析 31
(1)國美、蘇寧等家電連鎖店加入手機零售戰(zhàn)團 32
(2)運營商以捆綁銷售的方式也開始介入手機渠道 32
(3)“自主通路”波導銷售公司全部“單飛” 32
8、手機市場渠道模式分析 33
(1)區(qū)域多家總代理制 33
(2)采用高度垂直一體化的密集分銷網(wǎng)絡模式 34
(3)深度營銷模式導入渠道管理 35
(4)管理架構 36
(5)沖突管理 37
(6)結算管理 37
9、國產手機營銷之惑分析 39
(1)一個明星企業(yè)的風波 39
(2)口水之戰(zhàn) 40
(3)瘋狂營銷 40
10、國產手機品牌與國際品牌的競爭 41
四、研發(fā)是我國國產手機的軟肋 44
1、手機的生產企業(yè)有增無減 45
2、國產手機的產品質量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45
3、手機維修中心判定故障隨意 45
4、手機市場應該加大監(jiān)管力度 45
五、我國手機制造并非暴利行業(yè) 46
六、全球手機產業(yè)陷入困境 銷量微增而利潤下降 48
七、中國手機庫存問題揮之不去 49
八、2003國產手機市場格局 52
九、2003年國產手機市場占有率可達55% 52
1、今年國產手機市場占有率達55% 54
2、上半年手機市場呈現(xiàn)出一些新的特點 54
(1)國產GSM手機企業(yè)異軍突起 54
(2)CDMA手機產銷大幅增長 55
(3)產品更新?lián)Q代加速,競爭日趨激烈 55
(4)市場秩序比較混亂 55
3、國產手機“半壁江山”虛火旺 56
4、沒有一個百年老店是扯著嗓子喊出來的 58
5、2003年上半年手機產銷及下半年展望 59
6、國產手機遭遇信任危機 61
十、日韓手機廠商中國策略分析 65
1、日韓品牌手機宣傳力度不斷加大 66
2、日韓手機取勝之道 67
3、日韓品牌將與歐美品牌分庭抗禮 69
十一、手機制造業(yè)未來的熱點 69
1、費盡周折的CDMA 70
2、3G產業(yè)的興起會給我國帶來什么 71
3、生產手機上市公司分析 73
(1)大唐電信 74
(2)東方通信 75
(3)中興通訊 76
(4)廈新電子 77
(5)TCL通訊 79
(6)南京熊貓 80
(7)波導股份 81
(8)康佳電子 83
(9)中科健 83
(10)聯(lián)通國脈 85
(11)普天通信 85
(12)四大跨國公司財務解讀 86
十二、國產手機決戰(zhàn)中高端市場 91
1、熊貓再造意在廈新 91
2、新品云集中高端 92
十三、中國移動市場今年上半年市場分析報告 92
1、概述 93
2、行業(yè)動態(tài) 93
3、運營商 94
(1)中國移動通信 94
(2)中國聯(lián)通 96
4、制造商 97
5、分析預測 99
(1)小靈通氣候已成,移動電話單項收費希望大增 99
(2)中國移動走品牌路線,欲脫身價格戰(zhàn) 99
第二部與GPS相似的衛(wèi)星導航通信系統(tǒng) 100
一、GLONASS系統(tǒng) 100
二、星座與信號 100
三、GLONASS的定位精度 101
四、GPS+GLONASS雙系統(tǒng)導航定位的優(yōu)勢 102
1、可見衛(wèi)星數(shù)增加一倍 102
2、提高生產效率 102
3、提高觀測結果的可靠性 102
4、提高觀測結果的精度 102
五、歐洲的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Galileo) 103
1、Galileo計劃 103
2、系統(tǒng)組成 103
3、伽利略計劃正在行動中 104
4、“伽俐略”與GPS相比有何不同 105
六、歐洲的星基增強系統(tǒng)EGNOS 105
七、中國的導航定位衛(wèi)星 105
八、國際海事衛(wèi)星(Inmarsat) 106
九、日本全球導航衛(wèi)星系統(tǒng) 106
十、其它導航手段 106
第三部、我國光纖通信設備市場 108
一、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市場 108
二、跨國公司搶灘我國通信設備市場 110
三、從北京國際通信設備展看光纖通信新發(fā)展 111
1、圖1近年內國內光傳輸市場容量 115
2、表1近幾年光網(wǎng)絡設備市場增長情況 116
3、2002年-2005年市場總量預測圖 116
四、我國光通信市場年近幾年的回顧 116
1、圖3近幾年中國光纖光纜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 117
2、圖4 2001年中國光傳輸市場規(guī)模和設備分類情況 117
3、飛速發(fā)展的光纖網(wǎng)絡市場 118
4、2001年我國光通信系統(tǒng)的應用狀況 118
5、光纖光纜市場競爭的白熱化 119
6、近幾年光纖光纜市場特點 120
7、近幾年迅速成長的光傳輸設備市場 120
8、電信分拆重組現(xiàn)商機 121
五、2002年中國光通信市場投資環(huán)境分析 122
六、飛速發(fā)展的中國光纖網(wǎng)絡市場 122
七、中國光纖光纜出路何在 123
1、光纖光纜“寒冬”有多長 124
2、光纖光纜出路在哪里 125
第四部、中國將會成為全球通信市場的新中心 126
一、中國電信業(yè)逆風飛揚 126
二、市場規(guī)模電信運營業(yè)拉動設備市場繼續(xù)增長 130
三、產品結構移動通信獨占鰲頭 131
四、市場焦點中國電信分拆與重組 131
五、市場競凝聚核心競爭力 131
六、2003年中國通信市場將理性發(fā)展 132
第五部、我國固定電話機市場 133
一、無繩電話引燃新一輪電話機硝煙 134
二、放眼全球市場才有好出路 134
三、電話機市場等待重新洗牌 135
四、全行業(yè)洗牌 136

第一部份手機市場
一、概論
根據(jù)國務院5號文件對國內手機市場進行了規(guī)范,促使了我國手機生產廠商的良性競爭。按文件規(guī)定,凡在中國境內生產手機的廠商須經(jīng)信息產業(yè)部批準并發(fā)放許可證方可。到目前為止,我國手機生產廠商已經(jīng)發(fā)展到37家,形成設計年產手機2.5億部的生產能力。已經(jīng)獲得GSM生產牌照的國內企業(yè)為29家,可生產CDMA手機的廠商為19家,同時擁有GSM與CDMA生產牌照的有11家。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等9家生產企業(yè)為主體的北方基地,以廣東地區(qū)9家企業(yè)為主體的南方基地和以長江三角洲地區(qū)6家生產企業(yè)為主體的華東基地。產本報告從手機產品生產策略、品牌營銷及渠道建設等幾個方面詳述了國內手機產業(yè)的競爭態(tài)勢。
1、2002年我國手機行業(yè)回顧
2002年是我國加入WTO后的第一年,在全球移動通信業(yè)狀況低迷的大環(huán)境下,我國移動通信市場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的發(fā)展勢頭。目前,我國移動通信網(wǎng)絡的規(guī)模和用戶總量均居世界第一。在移動通信用戶大幅增長的推動下,我國手機制造業(yè)也保持了穩(wěn)定快速的增長。
信息產業(yè)部對全國手機企業(yè)的重點監(jiān)測顯示:2002年全年,每月累計產銷量的同比增長率基本上都在30%到54%之間(見圖1),保持了平穩(wěn)的增長態(tài)勢。
(1)2002年GSM手機同比增長率(%)圖

信息產業(yè)部監(jiān)測的30家GSM手機生產企業(yè)和19家CDMA手機生產企業(yè),2002年共累計生產手機1.3億部左右,同比增長40%,累計完成出口5000萬部,同比增長30.4%。
從CDMA手機的市場銷售情況來看,2002年前5個月市場反應平淡,6、7月份以來,CDMA手機的銷售相對第一季度呈現(xiàn)出了異?;鸨膱雒?,從8、9月份以來,CDMA用戶更是以幾何級的速度遞增,截至12月25日,中國聯(lián)通CDMA用戶已經(jīng)達到701.2萬戶,完成全年計劃。
可以說,經(jīng)過一年的運營,用戶對CDMA的認知程度提高,我國CDMA已經(jīng)進入了蓬勃發(fā)展的階段。從目前的CDMA手機生產情況來看,產量最大的企業(yè)是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其后是杭州東信移動電話有限公司、三星科健移動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浪潮樂金數(shù)字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和廣州南方高科有限公司。
國產手機在迅速崛起后,保持了平穩(wěn)的增長態(tài)勢。自從2002年2月份,TCL開始和波導共同挺進手機產銷前十名之后,國產手機這種強勁的發(fā)展勢頭得到了進一步的穩(wěn)定和擴大。按中國手機產銷量的品牌占有率來看(見圖2),波導和TCL僅次于三大國際巨頭諾基亞、摩托羅拉和西門子。
(2)2002年GSM手機產銷量品牌占有率前五名圖

2002年,無論是在產量還是銷量方面,國產手機所占份額不斷提高。2001年底,國產手機產量所占份額為12%,截至2002年12月,該比例已上升至22.77%;銷量所占份額由11.9%上升至21.66%。(見圖3、圖4)
(3)2002年國產手機產量所占份額(%)圖

(4)2002年國產手機銷量所占份額(%)圖

國產手機去年取得如此好的銷售業(yè)績原因之一是國產手機企業(yè)具有本土優(yōu)勢,善于把握中國手機的流行趨勢,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準確地迎合中國市場流行的感覺。目前,國內廠商推出新款手機的速度已經(jīng)明顯快于洋品牌。同樣,在性能價格比上,國產手機也毫不遜色。因此,國產手機種類和外形的多樣化、越來越過硬的質量和相對低廉的價格大大地吸引了消費者,促進了國產手機的熱銷。
國產手機去年產銷所占份額增長的另一原因是個別國產手機企業(yè)的快速增長帶動了整個國產手機的增長。從2002年的情況來看,有3家國產手機生產企業(yè)的產銷量同比增長率相當高,都在300%以上。其中,TCL的產量同比增長率達到353.2%,銷量同比增長率達到375.6%;廈新電子公司手機的產銷量同比增長分別達到了772.7%和889.3%;中電通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產銷量為765.6%和954.9%,同時,國產手機企業(yè)的手機生產規(guī)模也在不斷擴大,2002年手機產量達100萬部的國產手機企業(yè)已達8家(見圖5)。
(5)2002年手機產銷量100萬部以上的國產手機企業(yè)圖

(6)2002年CDMA手機市場
2001年8月底,國家計委批準了19家CDMA手機生產企業(yè)。其中除摩托羅拉之外,其余18家企業(yè)全部為國產手機生產企業(yè),但是由于國內手機企業(yè)在核心技術方面的欠缺,只能采取“市場換技術”的中外合作方式,以求得自身在巨大市場中的穩(wěn)步發(fā)展。幾乎每一個中國手機制造商身后都有一個日韓手機制造商的影子。
科健之于韓國三星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2002年2月,深圳三星科健移動通信公司成立,總投資6000萬美元,三星占49%的股份。目前三星面向中國市場銷售的CDMA手機全部由此合資廠生產,并無進口。另外,還有浪潮LG、貴州京瓷振華、天津三洋等等,大多數(shù)獲得CDMA生產牌照的國產手機企業(yè)都選擇了合資公司的形式向市場供貨。
由于用戶對CDMA的認同度不斷提高,加上2002年后半年CDMA市場的正式啟動,手機廠商之間CDMA手機市場大戰(zhàn)的硝煙是越來越濃。2002年12月22日,韓國手機巨頭LG在華正式推出其第一款 CDMA1 X 手機。同時宣稱,LG電子2003年的目標是達到中國CDMA手機市場占有率的30%,并且力爭在2005年前成為全世界五大手機生產商之一。而此前,摩托羅拉、三星、TCL等手機廠商已經(jīng)率先推出各自的 CDMA1 X 手機。同時,日本東芝也對外宣布,該公司將于2003年2月在中國市場推出帶有照相鏡頭、可傳送視頻短信的 CDMA1 X 手機。此情此景和聯(lián)通在2002年初推出CDMA網(wǎng)絡時眾手機廠商紛紛觀望而不肯批量生產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7)產品更新?lián)Q代速度加快
為了適應當前國內手機市場的需求特點,2002年我國外商手機品牌平均每兩個月就推出一個新機型,不斷地以更高的技術、更新的功能來推出產品,體現(xiàn)出“新”的時尚。
國產手機更是不甘落后,憑借著對市場特有的敏感,他們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局部創(chuàng)新中,設計出了真正符合中國人消費習慣的手機產品。如2002年在中國手機市場上,從“品牌導向”向“機型導向”的轉變過程中,手機的主流風格已經(jīng)由“直板型”悄然演化為雙屏、彩屏的“折疊型”。波導2002年一年中就推出20余款小巧輕薄的折疊機。
在2002年手機機型更新中最為突出的應該是彩屏、攝像手機的主流趨勢。自2002年8月索尼愛立信最先在中國推出第一款彩屏手機之后,打著各類“標簽”的彩屏手機開始頻繁登陸,并逐漸演繹成主流。
從最初的256色到4096色直到65536色,彩屏手機正一步步由概念走向實用,最初的256色只是初步實現(xiàn)了彩色化,離顏色逼真還有較大差距。而在達到65536 色后,如多媒體短信、彩色游戲、豐富多彩的背光等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滿足。目前,達到65536 色的有大顯 D3100 、聯(lián)想1188等。
由于具有帶內外置攝像頭、支持彩信功能、數(shù)碼相機功能等賣點,可拍照手機深受消費者的歡迎,迅速成為市場熱點。
目前,市面上具有代表性的可拍照手機有索尼愛立信的T68 ie 、諾基亞7650、松下GD88和三星 X199 CDMA 手機。
(8)核心技術仍受制于人
盡管國產手機企業(yè)在國內手機市場上已經(jīng)有了不俗的表現(xiàn),但是,與眾多的外資手機企業(yè)相比,國產手機企業(yè)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國產手機企業(yè)規(guī)模仍偏小。以GSM手機生產為例,幾大國際手機巨頭在國內的合資廠商生產能力都很高。如摩托羅拉(中國)有限公司2002年累計產量已在2000萬部以上,北京首信諾基亞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的累計產量也在1500萬部以上。而信息產業(yè)部監(jiān)測的12家國產手機企業(yè)中,2002年累計產量在200萬部以上的只有3家。
研發(fā)取得進展,總體仍處劣勢。我國手機生產企業(yè)的研發(fā)技術實力在短時間內取得的進步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技術差距使國產手機仍擺脫不了受制于人的局面。對3G標準,國外已經(jīng)研究了六年至八年,而我國3G標準研究才兩三年。在GSM手機方面,雖然國產手機企業(yè)已從“貼牌”生產進入了核心技術研發(fā)層面,在技術開發(fā)方面和世界先進水平的距離正在縮短,但國產手機企業(yè)總體技術水平仍遠落后于外資手機企業(yè),核心技術幾乎全部掌握在外國人手中。國產手機生產企業(yè)還沒有完全掌握制造移動電話的基帶芯片、射頻芯等核心技術。
(9)2003年8月電話用戶數(shù),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數(shù)分省情況表
單位 固 定 電 話 移動電話 互聯(lián)網(wǎng)
合計
(萬戶) 城市電話(萬戶) 農村電話
(萬戶) (萬戶) 撥號用戶
(萬戶) 專線用戶
(萬戶)
全國 24492.6 15662.9 8829.7 24411.8 5420.7 22.64
東部 11792.9 7527 4265.9 13055.9 3024.4 8.78
北京 626.4 546.3 80.1 1039.7 194.8 0.52
天津 321.2 320.1 1.1 36507 145.3 0.34
遼寧 1151 799.3 351.7 1013.7 376.8 2.32
上海 705.4 705.4 103.64 333.1 0.25
江蘇 1901.9 1049.8 852.2 1823.8 330.7 0.6
浙江 1561 864.7 696.3 1728.7 356.5 0.41
福建 1080.2 657.4 422.8 855 269.4 0.67
山東 1982.2 927.8 1054.3 1364.8 305.3 1.22
廣東 2301.9 1541.3 760.6 3698.9 690 2.38
海南 161.8 114.9 46.8 129.1 22.4 0.07
中部 7832.2 4696.4 3135.8 6546.5 15446.9 8.29
河北 1273.4 681.8 591.6 1080.7 296.8 1.1
山西 634.3 431.9 202.5 528.7 147.7 0.47
吉林 549.8 387.9 161.9 586.7 138.1 0.49
黑龍江 826.3 621.7 204.6 774.2 135.5 1.52
安微 933 433.1 499.9 633.7 133.2 0.15
江西 587 535.6 233.4 499.9 132.9 0.7
河南 1285.7 698.3 587.4 945.5 199.4 1.56
湖北 833 594.8 238.2 737.6 160.2 0.95
湖南 909.7 493.4 416.4 759.6 203 1.37
西部 4863.3 3435.7 1427.6 4809.4 849.3 5.55
內蒙古 383.5 302.9 80.7 436.1 62.9 0.21

中國通信行業(yè)研究報告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wǎng)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wǎng)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wǎng)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wǎng)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jīng)本網(wǎng)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wǎng)站。本網(wǎng)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musicmediasof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wǎng) 版權所有